主页>> 藏地密码>>阳光探秘

发布时间:06-29

考古学家在玉树发现高原现存最早的摩崖佛教造像


2011年6月3日,我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人称中国佛教考古界“四大天王”之一的温玉成教授考察青海省玉树州勒巴沟时发现两处摩崖造像。温教授告诉随行采访的记者说:“这两处佛龛的年代,盛唐时代,约公元8世纪上半叶(大体上是唐玄宗时代)之作。从而可以确认,这是整个高原地区现存最早的摩崖佛教造像,意义重大。”
温玉成教授是洛阳龙门石窟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他从事佛教考古50多年,撰写过11部关于佛教考古的专著和170多篇学术论文。是目前我国佛教考古界的权威专家之一。他目前兼职了国内10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他还兼任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鉴定研究室研究员,温先生为辽宁大学博物馆、锦州博物馆、江苏省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及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的库藏佛教造像义务鉴定,受到同行们高度称赞。
        今年5至6月,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邀请他对甘孜州各县作佛教考古调查和蒙古史迹调查。温教授不顾72岁高龄,翻越5050公尺的雀儿山到德格。又沿着高山小路,颠颠波波300多公里,执意考察了大元帝师胆巴(1229-1303年)的故乡石渠县洛须镇(古代称旦麻.邓柯)。
为了把甘孜和玉树的佛教遗迹作比较研究,6月3日,温教授决定穿越艰险的通天河峡谷,行程130公里,专程考察玉树州的佛教遗迹。


勒巴沟发现高原地区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佛教造像

        温教授一行当天下午4点到了勒巴沟,考察了西区造像。在勒巴沟的三岔路口的显著位置,耸立着一座石砌的噶当觉顿式佛塔,虽然有些残损,他从粗大的“相轮”(塔脖子)、筒状的塔身(塔肚子)判断,该塔造于后弘期,早于无代。温玉成教授说:这是全国少见的后弘期佛塔,时代约为12世纪,建议青海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及保护”。
      在古塔北方不远的崖壁上,有两个并列的线刻佛龛。虽然略有剥蚀,但大体保存完好,左面一龛雕刻的是释迦牟尼佛坐于双狮座上说法(双手作转法轮印)的情景。左、右各有一尊交脚坐的菩萨。右上方, 有三身闻法比丘像,双手合十,倾心听法,右下方及下方还有前来闻法的三头狮子,山羊、马等动物。整个画面显示了佛法无边。普渡一切有灵的佛教教义。温教授认为,这是全国也仅此一见。
  
        勒巴沟的释迦牟尼石刻
        右面的一龛,是一尊释迦牟尼佛立像,左手托宝瓶,瓶上出三叶,象征“三宝”。右手下伸,掌心向外,作“与愿印”,表示使人们的祈愿获得成功。用三宝瓶象征“三宝”(佛、法、僧)的作法。温教授说:“在洛阳龙门石窟火烧洞窟门上,就有这种图形,时代是北魏晚期(公元6世纪初叶)释迦尼佛立像,在龙门石窟盛唐时代(唐玄宗时代)有大量造像,根据敦煌石窟的壁画题证可知,这种释迦立像,往往被当成‘瑞像’加以崇拜,最有名的是‘于阗国瑞像’。佛教徒们相信,‘瑞像’可以由甲地,‘飞’到乙地。勒巴沟的这尊瑞像,也许是由于阗 国(今新疆和田地区)飞来的吧!。”
       温教授指出,上述两龛佛像的面相丰满,有盛唐气势。和内地造像不同的是,佛的高肉髻之上,又增加了一个葫芦形的宝严。
       特别引起温教授关注的是两龛造像右侧的供养人,上排三人,下排一个。上排第一人是男性,头戴吐蕃特有的有护耳的“筒状头曩”,身穿大翻领长袍,青海都兰县出土木棺画上的吐蕃人形象,也是这种打扮。他面露祈盼的表情,双手托一个有盖的宝罐。在把宝物奉献给释迦牟尼佛;他的身后,是一位翻领吐蕃装妇女,面相丰满,额前簪花,(牡丹花?)双手持莲花供奍,他的身后是一个丫髻持花的儿童。在男性供养人身前下侧,有一位比丘胡跪,头顶上有葫芦形宝严,双手举着豆形的有柄香炉,昂首仰望着佛像。很生动,供养人的画面表现了一家三口人及其家僧共同拜佛的生动场面。值得注意的是头上簪花的妇女,她是汉族人?还是藏女染上了唐风?
 
        勒巴沟摩崖石刻
        著名的《簪花仕女图》,表现的就是盛唐时代婦女髪上簪花的习俗。供养人中这住簪花的婦女,也可能是汉族贵婦嫁给了吐蕃的贵族。这是一幅藏汉团结、友好,甚至联姻的历史的画卷。温教授还推测说,这也许是康巴婦女头顶宝珠装饰的来源吧!
        关于上述两个佛龛的年代,温教授判断是盛唐时代,约公元8世纪上半叶(大体上是唐玄宗时代)之作,从而可以确认:这是整个高原地区现存最早的摩崖佛教造像,意义重大。温教授解释说:我的老师,中国考古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宿白教授早年考察拉萨药王山石窟(有中心塔柱)时,指出该窟造于吐蕃前期,但造像毁坏严重,可惜已面目全非了!


 “文成公主庙”造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日如来八大菩萨曼荼罗

        当天接着考察了 “文成公主庙”,面对这一舖大型浮雕造像,温教授高度赞扬古代藏族人民的艺术杰作。他说:“这是大日如来佛及八大菩萨构成的曼荼罗。佛及菩萨面相长圆,菩萨有高筒状的髪髻,大翻领的吐蕃装,依据考古学的类型学及图像学分析,这一舖造像大约造于公元9世纪初叶”。他还和同行的根秋多吉观察了八大菩萨的藏文题名,发现有少数是古藏文,多数是现代藏文。温教授从而推断,彩绘及现代藏文是后代所补作。
温教授指出“大日如来八大菩萨曼荼”是唐代“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所传的“纯密”阶段的密宗图像。国内现存的有西藏察雅县一舖造像,时代约当9世纪中叶。甘肃敦煌榆林窟有一舖壁画,但已不完整,时代为西夏(约12世纪),比“文成公主庙”的造像晚了300多年。至于在东亚,只有韩国庆州石窟庵可作比较,它有圆雕的八大菩萨,但主尊却不是大日如来,造于公元8世纪下半叶。由此看来,可以判断,文成公主庙造像是我国(不只是高原地区)现存最早的大日如来八大菩萨曼荼罗,意义重大。虽然这舖造像晚于文成公主约150年,但藏族人民念念不忘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美好联姻,念念不忘文成公文的美丽、善良,念念不忘文成公主带来先进的汉族文化,便把这种意念转化到了大日如来佛的身上,把大日如来佛当成了文成公主。大日如来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温教授指出的勒巴沟及文成公主庙造像,此前已有学者作过分析和研究,肯定是吐蕃时代所造这是对的。这次温教授的考察更加深入和更加细致地分析了产生的时代和造像的特征,从学术上加以了确认。同时,在考察玉树的路上温教授参观了位于邓柯和玉树之间的当头寺,在当头寺温教授鉴定了10世纪制造的金刚双身曼荼罗和13世纪制造的萨班铜像,11世纪印度制造的大成就者毗卢波等文物。记者同温教授考察采访了10多天,温教授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跑300公里以上高原地区最惊险的路程,当记者问温教授,“您七十多岁还不避艰辛四处考察不辛苦吗?”温教授说,“考古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我去年考察了十二个省三十七个地市。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是十分必要的。”他还说,古代希腊一位哲人说过:“我一生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说完又仰天大笑!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