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发布时间:05-12

“三管齐下” 若尔盖用绿色锁住黄沙

文戈村治沙工人在施肥

5月8日,阿坝州若尔盖县辖曼镇河拉村,风很大,牧民夺吉当周的头发都被吹得竖立起来,“要是在五年前,这么大的风一刮,肯定沙起尘飞遮人眼;现在高山柳长起来了,沙尘飞不起来了。”夺吉当周话中透着喜悦。

春末夏初,正是沙尘暴多发季。黄河上游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之称的若尔盖大草原再次引人注目。

若从2007年《四川省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吹响科学治沙的集结号算起,若尔盖治沙又走过了一个十年。据若尔盖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统计,从2007年到2016年,若尔盖县共治理沙地面积23619.79公顷,十年间,土地沙化的速度明显放缓。

5月8日到10日,本网记者奔赴若尔盖大草原,见证一座座沙丘重新披上了充满生机的绿意,见证这里的治沙人,用坚韧和智慧,用汗水和科技,守护我们的生态安全。  


河拉村治沙点位

科学技术治沙 攻克移动沙丘

在辖曼镇河拉村,治沙人植入多条一定长度的草帘子,然后再在草帘子之间种植高山柳。

从若尔盖县城出发一路驱车向西,大约两个小时到达距离县城大约130公里的辖曼镇河拉村。辖曼镇位于若尔盖湿地核心区,也是整个若尔盖县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根据2014年若尔盖县第五次沙漠化土地监测显示,辖曼乡(现辖曼镇)7个村有22795.59公顷沙地。

若尔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付伟告诉记者,辖曼镇沙地曾一度蔓延到镇政府附近,在风沙较大的月份,牧民们只能靠人力往外背沙。夺吉当周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曾经饱受风沙之苦。夺吉当周的家紧挨着一处沙化地。即使是在高原上风最温和的秋天,沙子也会随风扬起,铺天盖地。这时他只能把家里的每一扇门窗都用密封条封紧。但是,沙子还是会无孔不入地入侵,甚至钻进他的糌粑和青稞里。在风刮得最狂暴的季节,他每天要扫2到3次地。然后每天都要把屋里扫出的一堆沙子再背到院子里。有时候,一米高的院墙都几乎全部被黄沙淹没。

记者看见,现在在这片沙化地里,伫立着一排排整齐的高山柳,高山柳之间还有一株株黄色的草帘子将它们连接起来。

若尔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治沙办主任王嘉智对记者说,这是县环林局的一个治沙点。去年他们在这儿编织了草帘子,并且种上了高山柳,现在这一区域沙丘蔓延的形势得到了控制,风沙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大的好转。

2016年5月,若尔盖县综合林场副场长胡伟带着专业的治沙队伍,来到了河拉村,开始攻克这片移动沙丘。让胡伟感动的是,夺吉当周不仅经常给他们提供帮助,比如帮忙搬有机肥,给工作人员送酸奶,而且在工程结束后积极参与对草场的管理。夺吉当周严格禁止附近的牧民到项目点里面放牧,他还把家里的羊卖掉换成牦牛。“羊喜欢钻围栏,更容易跑进禁牧区啃食草皮,而且羊粪不如牛粪固沙作用强。”夺吉当周说,治沙是造福老百姓的好事,他们一家已经受够了风沙,他希望自己家门口成为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胡伟从2011年开始参与若尔盖各地治沙工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沙办法。胡伟告诉记者,在若尔盖最有效的治沙模式是高山柳沙障加上混播牧草种。“外围用细树桩编织沙障,而在沙障以内插上高山柳和草种,让沙地慢慢恢复为草地,3年之内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目前正在施工的文戈村治理点,胡伟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但是河拉村这块移动沙地石头太多,而且位置也不深,导致无法安插沙障。于是胡伟想到了在沙地植入多条一定长度的草帘子,然后再在草帘子之间种植高山柳的办法。记者看见,去年种植的草帘子和高山柳都已经开始生长,“治沙不能死脑筋,要因地制宜。”胡伟说。

除了地形各异带来的困难,治沙工程还要面对时间的挑战。每年4月初到5月底,对胡伟来说,是最宝贵的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固沙栽种的树木才有成活的可能。所以在这期间,他像散布在若尔盖大草原的所有治沙人一样,都要在治沙点搭帐篷安家,争分夺秒地栽种上高山柳。  

带状造林 固沙

古法生态治沙 与老鼠“开战”

5月的若尔盖草原上,牧草已经开始返青。当老鼠在地下一米深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沿着地洞向上寻找植物根茎作为食物时,地洞上方,捕鼠弓箭正等待着它的到来,空中还有老鹰盘旋。

老鼠泛滥也是若尔盖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们啃吃草根,危害草场,加速了草地的沙化。记者看见,若尔盖草原上有些草地每平方米就有三四个鼠洞,还不时有几只老鼠探头探脑。每个鼠洞口都有一小片沙地,小的有脸盆大小,大的超过1平方米。王嘉智说,这都是老鼠打洞时刨出来的沙土。一只地下鼠,破坏的植被面积可达100平方米。

若尔盖县畜牧局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开章告诉记者,据2016年监测数据统计,若尔盖鼠害分布面积高达800.5万亩,危害面积450万亩。老鼠拱土成丘,导致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加快。

如何消除老鼠对草原生态的危害?除了传统药物灭鼠外,他们采用了弓箭。这种弓箭主体是三角框架,用三根竹子组装而成,在其中一根竹子上,橡皮捆绑着铁丝。和药物灭鼠相比,弓箭灭鼠更加环保。

每年4到10月是老鼠活动的高峰期,若尔盖县畜牧局就会从甘肃请来“灭鼠队”携带着弓箭来到草原深处灭鼠。他们在老鼠新打的土丘处观察它们跑动的方向,然后在洞道放置弓箭。等老鼠路过碰到,弓箭就会瞬间发出,射杀老鼠,命中率很高。这种捕鼠方法在古代就已使用,后来被逐步改进,制作了三角弓、圆弓等。在若尔盖,捕鼠队每年要安放600张这样的弓箭。

“借助弓箭,捕鼠队里的熟手每天最多可以捕杀50多只老鼠,而生手最少也能捕杀十多只。”李开章说,这种方法捕杀老鼠效率非常高,但是若尔盖当地还没有人会使用这种弓箭。现在畜牧局的职工在有意识的学习,争取学会后教授愿意参与捕杀老鼠的牧民。

除了弓箭灭鼠外,县畜牧局还采用鹰架灭鼠的办法。鹰是草原老鼠的天敌,但鹰只能从高处起飞,也只有在高处,鹰才能发现猎物。在辽阔的草原上,鹰捕鼠的最大障碍是无处起降。鹰架灭鼠就是在草原上建起了数米高的木制鹰架,从而让飞过草原的鹰有了歇脚的地方,也有了“制高点”去寻捕老鼠。  

柳沙障+高山柳树苗

经济手段治沙 让草场休养生息

圈养代替放牧,能让草场休养生息,使治沙与生态建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生态畜牧合作社应运而生。9月份一只羊只能卖到800元左右,合作社12月卖,就可以卖到1200元一只。

在沙化较严重的麦溪乡黑河村,村支书纳科分析说,一般说来,养一头牛需15亩地的草;养一只羊要5亩地;养一匹马则需20至25亩地,按草原的生活标准,一个牧民要养18头牲畜(包括牛、羊在内,当地俗称混合头)才能维持生存,而这需要100亩草场。对一个10口人的家庭来说,就需要养180混合头,消耗1000亩草场,其消耗量惊人。照这样放牧,草场还能保持多久可想而知。可不按这个比例放牧,人靠什么生活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求吉乡上黄寨村成立了一个生态畜牧合作社。探索用圈养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放牧方式。合作社割草“舍饲”的方式对牛羊进行喂养,这样既可以减少对草料的浪费,还减轻了对草场的破坏。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圈养的方式,冬天也可以喂养牛羊,而冬天牛羊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从而得到更好的经济收益。合作社成员更灯俄热说,9月份的时候大多数的牧民都在卖牛羊,一只羊只能卖到800元左右,而合作社冬天也可以喂养牛羊,12月拿出来卖,羊就可以卖到1200元一只。除了求吉乡,红星镇也有10多户牧民先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圈舍,开始尝试圈养。如今,越来越多的羊群从草场走向圈舍,若尔盖牧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虽然圈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圈养增加了收集草料这一道工序,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所以还是有很多牧民在犹豫。而且从目前来看,采用圈养的牧民都是由政府出钱修建圈舍,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要把圈养扩展到全县,需要一笔上亿元的资金。

除了在牧民中推广圈养以外,若尔盖县还推行划区轮牧的政策,2016年就轮牧草场16万亩。通过轮牧,可以让草场得到休整,提高草场质量。

“若尔盖土地沙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尔盖治沙之路也走过了漫漫40载,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王嘉智说,政府帮助牧民发展替代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将群众生活的改善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才能使生态建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更能激发和提高牧民参与治沙的积极性。(记者 何浩源)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