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甘孜州>>泸定县

发布时间:05-25

泸定县确保率先脱贫“摘帽”的攻坚之道

尖茶坪村藏香猪放养基地

■甘孜日报记者 田杰 陈杨 张嗥 文/图

“长征名城、英雄泸定”,因桥得名,因战盛名。82年前,泸定因泸定铁索桥给中国带来一段历史传奇:冲破敌人围追堵截的中国工农红军来到泸定,他们飞夺铁索桥,越过天险大渡河,用鲜血和生命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82年后,泸定作为今年我州首个脱贫攻坚“摘帽”县,将在全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作为脱贫奔康路上的先行军,泸定儿女将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传承下来的精神,在新时期的长征路上,攻坚克难、不断前行,续写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新篇章。

悄然话惊叹

首战告捷交红卷 百姓提升幸福感1

2014年,泸定县精准识别44个贫困村、2805户贫困户、9462名贫困人口(包括海螺沟景区),贫困发生率为14.05%。82年前,大山大河堵截着红军的长征路;82年来,大山也堵截着泸定人民的脱贫路。

加郡乡海子村虽然临近省道211线,但过去,村里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出山路。“过去家里养一头大肥猪,五六个壮劳力抬到山下去卖。山下的猪贩子知道我们住在山腰,就把价钱压得很低,摸准我们不会把肥猪再抬回山上。”谈起不通公路的辛酸,村支书陆正高总是滔滔不绝。

路,是海子村人最大的期待。改变,也从路开始。2013年10月,海子村公路动工建设,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协商“民办公助”形式,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政府补贴水泥、砂石等材料费用,全长5.5公里、宽4.5米的海子村公路硬化工程全线完工。路通了,出路就有了。高半山区高海拔、多日照、宜种植的优势也显现了出来,村民们的干劲足了。流转土地,建蔬菜大棚,种核桃,种黑木耳,种药材……一辆辆货车开进了村庄,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

在海子村的入口处,村民们用红漆在墙上醒目地写着“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一行大字,作为泸定县极具半高山区特点的海子村,正是紧紧地按照“山腰挣票子”这一思路,发展多种产业,让全村老百姓收入年年翻番。

在宏运林下养殖合作社,杜瑞平老两口乐呵呵地正在采摘长在木棒上的黑木耳,“今年雨水多,黑木耳长势好,关键是今年的行情不错,每公斤干木耳能卖到480元”。 杜瑞平告诉记者,他家所有的土地都流转出去种植核桃、药材、黑木耳,去年还养了100只鸡,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

“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1000多元,2015年2000多元,去年3000多元,今年能够轻松跨过4000元,”村支书陆正高掰着指头为记者算着细账。收入增加了,百姓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的海子村,三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汽车,家家户户都拥有摩托车;宽带网络通到家中,很多产品在网上就预定一空。

海子村仅是泸定脱贫攻坚路上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科学编制了《高半山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高半山扶贫攻坚” “交通三年攻坚” “水电惠民两年行动” “三个五万亩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行动,率先打响“高半山扶贫攻坚战”。在中央和省州委作出脱贫奔康部署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在全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目标,按照“脱贫标准”和“缺啥补啥,着眼脱贫,落脚奔康”原则,编制完善了《泸定县“十三五”农村扶贫规划》、“1+22”扶贫计划,推行“3+10+N”组合拳;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为目标,对照贫困县“1低3有”、贫困村“1低5有”、贫困户“1超6有”标准,整合项目资金1.7087亿元,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推行“金融+”“建设+”“产业+”“旅游+”“民生+”“社会+”的精准扶贫模式,开展“土地使用权流转、规模化经营”改革试点等工作,有效推动城乡统筹特别是农村发展,为推进全县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和839户、2925名贫困户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6.6%,初步取得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旅游火乡村

千方百计找出路 致富增收不等闲2

走在泸定县的乡村路上,已不见当地人所说的“晴天满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景象,只有条条乡村公路在山水间纵横交错,犹如飘逸的彩练,从主干道延伸到乡村沃野,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

泸定县的路在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农村的致富门路也在变。座落在 “亚洲最美观景平台”牛背山下的泸定县兴隆镇和平村民吃起了“旅游饭”。

村民邓顺军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2012年以前他像周边其他村民一样靠种地为生,农闲时开摩的为家中贴补家用。2012年的一天,他在路途中热心帮助两名前往牛背山自助旅游的大学生,善良热情的邓顺军事迹很就被这两名大学生传递到网络上。

随着邓顺军在网络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专程前往他家里居住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几名大胆的大学生在他家房屋面对公路的方向,写下“邓军长青年旅社”七个大字,方便其他游客寻找。

“我就是一名农民,根本不会做民居接待。但来来往往的游客给了我十足的信心,民居的名称就用那几名学生取的 ‘邓军长青年旅社’”,邓顺军也将过去低矮的农房重修成了三幢两层小楼方便接待游客,旅社前两年收入均达到了60万元以上。

有了“邓军长”的带队,和平村的其他村民也陆陆续续搞起了民居接待,大家价格统一,周到服务,树立起了良好口碑。兴隆镇副镇长赵曦耀告诉记者,现在和平村做民居接待的就有23户,和平村的民居接待做得好,还带动起周边两个村子搞起了民居接待。

牛背山景区今年年初开始封山修建,因此到和平村的游客并不多。但和平村的村民们并未闲下来,他们将民居进行提升改造,方便今后游客前来居住;他们在房前屋后栽种水果树,方便游客闲时采摘体验;他们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种植花卉,方便游客参观……

赵曦耀是一名来自成都市蒲江县的援藏干部,他告诉记者,在和平村逛一逛,你会发现村民们几乎都不打牌,几乎没有闲下来的,大家一门心思向着小康的目标奋勇前进。

绝地大反击

下足“绣花”真功夫 撸起袖子加油干3

冷碛镇尖茶坪村地处两条河流并汇处,隔着河流冲刷出的深沟对面山上,就是车水马龙的国道318线。虽然随时都能看到国道的影子,但村里的交通仍然与国道沾不上边,通往村里的道路能连通的仅仅是十多公里外的冷碛镇。不仅如此,几年前村里的这条唯一“生命线”还是土路,到了夏天,道路时断时阻,农产品运不出去,生产资料运不进村。全村有66户村民、共2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7户、97人,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村里小伙子娶媳妇都成了问题。

“交通不方便,到镇上卖一次菜凌晨三点出发,到晚上才能回来,还卖不了几个钱”,冷碛镇副镇长、驻尖茶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何鹏说,菜卖不了钱,村民索性将地里全种成了玉米。

让人欣喜的是,这一现状在泸定县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攻坚和高半山扶贫开发后发生了转机。从 2015年开始,在党的脱贫攻坚号角的引领下,群众的脱贫愿望高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下,不等不靠,转变观念,探索多种市场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构筑脱贫奔康的产业支部。全村目前发展蔬菜110余亩,实现产值11万元;油茶20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34万元;种植核桃350亩,改良核桃100亩,种植花椒350亩;发展养羊、养鸡、藏香猪等特色养殖业,培育养殖大户5户,存栏数达到4800头(只),年底出栏4710头(只),实现产值30余万元。

脱贫全靠政策好,致富还靠加油干。“通过贴息贷款4万元,我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标准羊圈,购买了18头种羊,现在已经发展到80多头的养殖规模,按年出栏30头羊计算,纯收入将达到3万元。”说起自己发展养殖致富的经历,贫困户马句琼一脸自豪。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尖茶坪村还用好用活金融扶贫政策,通过金融扶贫助推产业,与县信用社、盛煌公司采取“政银企+贫困村+贫困户”的方式助推产业发展。一方面由贫困户贷款入股盛煌公司,由政府提供贴息,贷款期内每年按入股本金的8%比例为贫困户分红,贷款由公司偿还;另一方面由盛煌公司与贫困户签订蔬菜收购协议,由公司负责市场、种子、技术和回收,入股公司的贫困户蔬菜销售达到一定规模的,还将享受返点分红;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公司担保、政府贴息、银行贷款的方式,自主发展产业,马句琼就是受益者之一。

据了解,该村还通过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引进两户种植大户流转土地210亩,种植苹果和花椒,设立种植示范园,农户从中收取租金,村集体经济分别占示范园5%的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则以20亩集体土地入股苹果示范园,双方各占50%的股份;引进甘孜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流转9亩土地发展中藏药种植,并由公司无偿援建村集体经济组织5亩药材种植园;与益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公司+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建成藏香猪放养基地20亩,第一批投放猪种260头,预计明年将投放仔猪500头以上,年收益将超过20万元。2016年,全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从2015年的4200元,增加到去年的8487元。

今天的尖茶坪村,连户路进入了家家户户,68个垃圾桶覆盖到每户农家,8座农业生产垃圾收集房有序分布,2名村保洁员随时保洁,村里干净整洁,村貌焕然一新。何鹏告诉记者,村支部充分发挥堡垒作用,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引领贫困户脱贫奔康的同时,也在村里形成了好风气。他告诉记者,村里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为依托,加快农房风貌改造,推进五改三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依托,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文明素养,推动形成了文明健康、感恩自强、遵纪守法、友善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此外,村里还通过评先评优、科普法制进家庭、文化墙等活动和载体,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渡河奏鸣,铁索桥见证,新长征的路上,泸定人正在奋进。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