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闻>>头条推荐

发布时间:07-17

改革驱动 王东明的治蜀兴川之路

    这个夏天,对于许多背着行囊加入到“蓉漂”行列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在这个城市不再是举目无亲:从7月7日开始,全成都22个区县将陆续开放青年人才驿站,凡是到成都应聘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可申请7日以内免费住宿,还可以凭毕业证在这个城市落户。

  在推动青年创业和人才引进的政策改革方面,成都有着诸多创新。“创业天府·菁蓉汇”成为2016年中央改革办编发的“全国十大改革案例”之首。

  这是四川对标中央深改组关于诸多改革事项中的一部分。以改革驱动的四川社会经济,已然在供给侧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创新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九大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自从2012年11月,王东明就任四川省委书记,迄今即将满五年的时间,四川的GDP已然从2012年的2.39万亿跃升到2016年的3.29万亿,保持在全国第六、西部第一的位置。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四川一直是‘稳中求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认为,四川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非常不易,主要得益于改革的驱动,从而才能在诸多领域获得改革的红利,“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改革关键还在于常态化,要成为长效机制,尤其是进入深水区的改革。”

  无缝对接

  在四川省委改革办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开网络系统,每一个地市州以及省直部门落实改革事项的进度,以及每一个事项的责任人一目了然。对于没有完成改革事项的单位,则直接在后台发指令进行督察。

  这是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改革落实台账》,即“清单制+责任制”,是基于深改组《工作台账》基础之上。“我们做到一个方案建立一本台账,每本台账都有‘硬任务、硬指标、硬考核’。”四川省委体改办副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曾卿介绍。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四川省委改革办提供的这本《改革落实台账》看到,该台账细化和明确了今年全省的“四个100”改革任务:完成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重大改革举措《实施规划》明确的107项年度任务;重点抓已出台的100个以上专项改革方案落实,完成销账50个左右;集中抓101项年底前需要完成的重大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省委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100个左右专项改革方案。

  这一台账,是对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在四川的“全面承接、及时落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336项改革方案,四川需要承接的有256项。“中央深改组3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需要四川对接的所有改革方案,全部纳入了对接,做到无一漏项,没有延误。”曾卿介绍,全面深化改革3年来,四川已累计制定专项改革方案超过330个。其中省委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141个,101个是属于对接中央专项改革方案,每年列入台账的改革任务,都实现了100%按期销账。

  为了推进改革,四川将51个专项改革方案列入2017年“省领导直接抓落实任务清单”。其中,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尹力分别负责5个,省委深改组其他成员分别负责3个。

  对于改革项目的落地,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如何做到“硬考核”和“一竿子插到底”,让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此,王东明提出,“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 ,“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四川从实际出发,先后制定和形成了“年中集中督察”“月月督察”和“年底全覆盖考核”三项制度性安排。其中,针对年度《改革落实台账》,四川制定和实施了常态化“月月督察”制度。

  “一开始我们到某省直部门去督察,但是并没有被理解。”四川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政研室副主任谭文劲表示,“因为对改革方案理解和执行不到位,该部门与其他部门互不推送消息,相关部门掌握信息不全面,导致老百姓办事不方便抱怨很多。但随着改革的力度加强和深入督察,内部工作的理顺,现在已经完全按照改革的要求,工作常态化。”

  多面破题

  别致小楼、书画长廊、诗画荷塘、白鹤撩过。这是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如今的面貌。尚腾新村只是该区产权制度改革下的一角。2014年底,该区获批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针对农村人多地少、地块较为分散、劳动力大量外出、耕地撂荒、村民增收乏力等问题,这里启动了农村承包土地“三换”模式,即换股份、换社保、换资金,目前累计退出土地454.38亩,流转土地6.8万亩,并已经纳入“2016年中国改革十大案例”。

  “在王东明主政四川的五年期间,通过改革驱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突破。”陈耀秘书长表示,四川实现了以改革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在陈耀看来,四川的改革有几个方面的突出亮点:一是多点多极的发展战略,在空间上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实现“多极联动”,目前已经打造出15个千亿级地市州和新型城市群。二是打造为内陆的开放高地,依托‘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等叠加政策,使得四川与国际市场紧密接轨。三是国企改革,尤其是军民融合、混改方面,对科技创新有很大的提升和释放。此外,四川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等方面都有可盘点之处。

  在王东明看来,四川的发展更需要创新驱动。“2012年11月,我刚到四川时,就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从四川省情特点、自身优势出发,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王东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强调 。

  据悉,四川坚持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编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出台《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等9个指导性文件、50多个配套性文件,形成了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全面创新改革政策制度体系。

  曾卿举例说,在军民融合这个核心任务方面,四川在全国率先设立规模100亿元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率先开展军工单位、军工科技成果市场化改革探索,率先成立省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全面完成国务院授权先行先试支持创新创业的3项财税政策改革,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十三五”国家优先布局的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四川,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首批在全国推广的17条经验中,四川入选8条。

  改革红利

  作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位于四川德阳的中国二重曾收获无数荣誉。但自2011年起,中国二重连续亏损,到2014年末负债总额超过24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3.7%。旗下二重重装(400062)不得不退出A股市场。

  濒临生死边缘,201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提出“三年扭亏脱困”。经过近10个月、40多次磋商谈判,在国务院国资委、银监会、四川省政府多次组织协调下,国机集团、中国二重与金融债权人委员会针对金融普通债务达成了“以股抵债+现金偿还+保留债务”的综合偿债方式,最终让中国二重的资产负债率降到了90%左右。

  据中国二重介绍,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推进,2016年实现营收82.9亿元,利润总额5.3亿元。由此,四川探索出了大型国企扭亏脱困的“二重模式”,并入选中央改革办2017年《改革典型案例选编(三)》。

  “四川经济新常态中,不再追求高速发展,而是注重质量和效益,这也是改革的目的。”陈耀表示,四川“稳中求进”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让群众、让企业能够从改革中分享到“红利”。

  简政放权是四川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几年来,四川先后取消、调整、下放430项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层面核准事项只保留281项,成为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制度基本建立。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大幅缩减,需省级核准的事项减少60%,属全国核准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22条减轻实体负担的政策措施,去年减轻企业负担820亿元。

  受益于行政审批权下放新政,攀枝花力宏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震现在当地就能办到建筑施工证,从交资料到拿证,不到10个工作日。

  受益于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改革,成都市温江区花木种植大户郭朝建获得银行超过1000万元贷款,顺利度过产业严冬。

  “四川作为内陆大省,通过改革创造出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了市场活力”,陈耀认为,改革还需要彻底地下放权力,加强监管,提升政务服务意识、水平和效率。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