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发布时间:04-02

西藏将建全球最大藏医药天文历算古籍信息中心

    据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负责人朗东·多吉卓嘎介绍, 依托西藏藏医学院古籍文献整理项目组的工作,该馆拟用10年时间建立全球最大的藏医药天文历算古籍信息中心。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收集、整理、扫描藏医药古籍文献的项目,获得了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资金1100万元。

    走进西藏藏医学院图书与信息网络中心,入口处两本藏文书写的包含了古籍年代、内容、收集时间等信息的古籍目录检索引人注意。藏医学院学生们使用这个目录查找自己想要查询的古籍文献进行学术研究。

    图书馆内藏式藏经柜里整齐摆放着各类珍贵古籍,有的古籍已经通过电子化做出了影印版,有的仍使用传统藏式经布包裹。藏医学院图书馆负责人朗东·多吉卓嘎说:“我们图书馆现在共计藏书56000部,包含藏医、藏药、天文历算、个人传记、经书,现在还在通过不断的努力继续搜集完善,我们力争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藏医药天文历算古籍信息中心。”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藏医药,是藏民族通过长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博采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之长,逐步积累、完善而形成的传统医学体系。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藏医药古籍文献难以保存,目前,藏医药古籍文献存在着收藏分散、底数不清、内容残缺、毁坏严重、修复手段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困难,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古籍文献长期沉睡在书库中,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珍贵的古籍文献保存在民间私人手中,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朗东说:“加强藏医药古籍文献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今年西藏两会期间,作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 朗东曾提出建议:切实推进传统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将藏医药古籍文献录入形成电子版和光盘,奠定藏医药文献平台及数字化的基础,进一步完善藏医药文化大型研究机构。“西藏藏医学院研究团队历时4年收集到珍贵藏医药学古籍文献880多卷。下一步,我们将把收集到的这些古籍文献陆续整理出版,并奔赴青海、云南、甘肃、四川等地继续收集藏医药古籍文献,力争用10年时间,在西藏藏医学院建成藏医药文化保存最完整、藏医药古籍文献存量最多、藏医药及天文历算最佳的国际级文献信息研究中心。”

    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于1989年成立,成立至今每年都会有国内外大量的学者、专家前来图书馆参观学习,同时也是藏医学院学生们学习的大型资料库。在图书馆中央展柜内珍藏着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西藏藏医学院图书与信息网络中心藏书5万6千部 摄影:张丽娜

     朗东·多吉卓嘎从书柜中拿出了一个用红木制作的大盒子,里面是《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她指着其中《药师佛祷文五部》影印图片说:“这是我们从民间收集到的罕见古籍孤本,将为藏医药学、天文历算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据介绍,目前藏医学院研究团队已整理30册古籍文献,集结成2700万字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为保证古籍在最大限度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呈现出高品质的扫描质量,这套书采用复制影印方式,利用非接触古籍扫描仪的扩展和延伸,进行扫描、排版、修补、打印,有效收录了《药师佛祷文五部》、《五行历算秘籍月光》和《时轮历算新月光》等100余部珍贵藏医药学及天文历算古籍手抄本,内容主要涉及藏医药学历史、基础理论、临床经验、药物方剂、炮制工艺及天文历算等方面。另外,西藏800余部藏医药典籍文献已实现数字化归档,除了包括《四部医典》、《月王药诊》、《晶珠本草》等藏医经典外,还包括公元8世纪以来的部分孤本和珍本。

    据统计,目前,中国国内存世藏文古籍总数约在百万函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二收藏在西藏。对其全面、系统的普查,有计划、科学地开展保护,任务繁重,刻不容缓。西藏藏医学院院长尼玛次仁是藏医大师措如?才朗活佛的亲传弟子、国家级传承人。在他看来,目前有太多承载着先人智慧结晶的古籍文献流散在民间,太多古籍被珍藏却不能真正地服务于民众。尼玛次仁说,西藏仍然保存着大量以藏文古籍为主的多文种古籍,这些古籍流传久远,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此外,为保护珍贵的古籍文献,将藏文化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下去,西藏自治区还将在拉萨建立首个国家级藏文古籍修复基地,预计2015年底投入使用。据西藏图书馆副馆长边巴次仁介绍:“西藏古籍文献收藏主要散布在寺院中,由于部分古籍文献历史久远,加之保护不当,破损情况较突出。由于不懂得修复,收藏单位主要是通过用面糊粘贴、用线缝补的民间土方法进行修复,这对古籍文献造成了二次伤害。”

    边巴次仁透露,藏文古籍修复基地将借助各种专业设备对古籍文献进行书本修复,然后由天文、藏医、书法、佛经等领域组成专家委员会制定修复方案,对缺残古籍内容进行补充,尽力还原古籍文献的原本面目,预计一本文献的修复完成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目前工作人员正对古籍文献进行年代、书名、作者、尺寸大小等方面的普查登记,对于破损严重、学术价值高的古籍,单独进行拍照、扫描进行备份,抢救性地改善部分重点收藏单位的收藏条件。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