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派源流>>格鲁派

发布时间:07-24

宗喀巴:藏传佛教的改革家

  在高僧大德如群星璀璨的藏传佛教文化史上,宗喀巴大师(1357—1419)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位。他不仅是笃志向学、广求多闻的大学者,而且是著述颇丰、思想博大精深的思想家,更是对藏传佛教发展特别是格鲁派崛起居功甚伟的宗教改革家。

  当时,藏传佛教教派林立,不仅对经文的理解歧见纷呈,而且各教派之间的斗争也导致佛教戒律松弛。面对这一现状,宗喀巴大师率先提倡戒律。1388年,他以身作则,改戴黄帽。黄帽原是藏传佛教持律者所戴,是严守戒律的标志。宗喀巴借此意图复兴戒律。由于此一原因,由他创立的教派,也被称之为“格鲁派”或“黄教”。1400年,宗喀巴在拉萨西郊的噶瓦栋寺向450余名僧人传法时,正式提出了僧人务必视戒律为一切功德的根本的主张。

  宗喀巴看到,戒律的松弛不仅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思想的原因。为此,宗喀巴一方面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总结大小乘、显密一切教诫理论,另一方面又以深刻谨严的态度执择佛教各宗之见地,以为佛教建立修学的圆满次第。同时,宗喀巴以噶举派思想为宗源,以阿底峡尊者的“三士道”思想为主纲,统摄各派教法教义,形成了以中观应成派为正宗,以佛护、月称为依止,缘起和性空相即不二的见地。宗喀巴对佛教教理教义的恢宏建树,主要体现在其十八帙,凡一百六十多种的全集之中。而其精髓则集中于《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正理海》等论著。宗喀巴在这些著作中提出,佛的言教不过教、证二法,无论大乘、小乘的一切教法均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而一切证法则均统摄于戒、定、慧三学。要达到真正的佛学境界,必须“闻、思、修”三者并重,先听闻经教,再思考其意义,而后依之修行。宗喀巴在佛教思想上的巨大建树,为其宗教改革的顺利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将佛教正法根植于社会,宗喀巴还多处弘法讲学,并利用机缘善巧,为格鲁派的崛起和佛教正法的传播寻求政治和社会支持。根据史料记载,宗喀巴学有所成之后,每到一处,辄弘法讲学,为佛教思想传播和理论水平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1409年,宗喀巴在扎巴坚参等人的支持下创建了拉萨正月祈愿大法会,在这次法会上,宗喀巴大师打破以前旧规,不分教派,不论等级,无论僧俗,兼容并蓄,各教派僧众万余人参加,还对僧众做了承事供养,救济贫穷等,给藏传佛教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新的活力。会后,宗喀巴在帕竹贵族仁青父子的支持下,建立了甘丹寺作为根本道场,这就是格鲁派的祖庭。

  甘丹寺建成后,宗喀巴大师自任总法台,不仅在寺院建立教理学院,定出学习制度,而且在《噶当六论》的基础上规定以五部大论为主体的学习内容,要求僧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学习,即先读完显教经典,考取格西,才能学习密乘。为了保证学习,宗喀巴还建立了一套组织制度,各大小学院不仅有作为主持的堪布,维持戒律的格贵,还有领班念诵的翁则,实际教学的格更。这一套完整的寺院教育体系,保证了格鲁派僧人的学习和修行。

  通过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的努力,格鲁派得到迅速发展,也得到明朝皇帝的认同,1414年,永乐皇帝再次邀宗喀巴大师赴内地弘法,宗喀巴因大病初愈,遂派其弟子释迦益希作为代表进京,此举不仅建立了格鲁派与明朝中央政府的联系,而且加深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就此而言,宗喀巴大师也是一位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爱国者。

  宗喀巴大师对藏传佛教事业的巨大建树,给他也带来了广泛的盛誉。随着格鲁派的发展壮大,宗喀巴大师的名号如日中天,被誉为“佛陀第二”、“龙树再世”、“雪域圣哲之首”、“文殊菩萨的化身”、“说空百代宗师”等。而宗喀巴大师关注社会、慈悲众生的普世情怀,注重经义、刻苦研修的学习风范,以身作则、恪守戒律的宗教操守,以及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担当精神等,更是这位伟大的学者、思想家、宗教改革家留给后世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作者: 魏 冬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