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戏剧>>传统戏剧

发布时间:10-15

藏戏,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十分爱看藏戏。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个试点中,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昂仁县迥巴藏戏是七个专业试点之一。今天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系列报道节目,我们一同走进西藏,关注这一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族传统剧种。
    十五世纪,白教僧人汤东杰布为化缘造桥普渡众生,采民间歌舞和酬神仪式,与讲唱文学相结合,注入佛经故事内容,宣扬好善乐施,从此开始了藏戏艺术。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
    到十七世纪中叶,藏戏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独立的戏曲艺术形式。
    到公元十八世纪时,藏戏发展非常迅速,传播地也逐渐扩大,除西藏地区外,其他各藏族聚居区都有了藏戏表演形式。使藏戏表演从内容到形式上有了充实与提高。
    在藏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这些流派中,主要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和属于新派的蓝面具派。白面具派,有穷结的宾顿巴、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演出时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蓝面具派,最重要的有昂仁的迥巴、仁布的江噶尔、南木林的香巴和拉萨的觉木隆,演出时戴的是蓝面具,故称蓝面具派。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十分普遍。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在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没有什么遮盖,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的乐器比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
    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提炼,保留下来,直到现在。主要剧目有八个,即《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藏戏。

39.7K

上一篇文章
藏族拉伊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