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藏地密码>>阳光探秘

发布时间:09-20

摩羯:藏族人对大海想象的符号

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这已经成为了常识。在藏族史书《贤者喜宴》中记载:远古时雪域高原,上部阿里三围状如池沼,中部卫藏四如形如沟渠,下部多康三岗宛似田畴,这些均淹没于大海之中。这说明藏民族的先民很早就知道这里曾经是一片大海。

拉萨冬季的相对湿度只有5%左右,这真是距离海洋最遥远、最干燥的一片大陆。

但这绝不意味着大海就没有进入藏族人的心中,海洋以最隐秘的符号、最持久的姿态进入了藏族长达千年的梦境中。

摩羯毫无疑问是来自印度的神话动物,它的形象也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龙角、鱼身。藏族人对它的钟爱,表明了这里的人们对大海的想象:神秘、可怕、不可抵挡的力量、生命之源。而海螺收服摩羯的组合,隐喻着智慧和宗教将可怕的力量驯服,将不可知、无边无际的大海变成可知、可用的过程。

\

法座上的精美摩羯雕刻。

摩羯在西藏是一个相当常见的符号,但是很多人都会将其误认为是“龙”,或者是“鳌鱼”,其实要分辨摩羯很简单,虽然长得像龙,却有一只类似于大象一般的鼻子,一条鱼的身体。任何人一看到摩羯,就会知道这个神奇生物的象征:它是水中之王。

印度的水中巨兽

摩羯最初来源于印度民间神话传说,这个长着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被印度人认为是河水之精,有翻江倒海的神力。其造型模式据说是鲸鱼、鳄鱼等水中之物的混合体。在希腊神话中,摩羯是一个合体海怪,头部似羚羊,身体呈鱼形,它也是古希腊黄道十二宫中摩羯宫。也就是说,印度摩羯更像鱼,希腊摩羯类似羊。

摩羯的典型形象是:张着血盆大口,吐出巨舌,仿佛一口就能将人吞噬殆尽,只有水中的龙王能与之一搏。因此,在印度古老的绘画或雕塑中,摩羯常常成为水神瓦鲁那的坐骑。现在知道最早的摩羯纹饰大约出现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到公元十二世纪时,摩羯造像纹饰仍在印度流行。鱼的身尾表明了它水栖动物的本性,头部的变化则多种多样,有鳄鱼头、狗头、大象头等,但它们不论怎样变化都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到最后逐渐演变成大象的头加鱼身子的形象。

\

大昭寺飞檐角的摩羯头。

鲤鱼化龙的传说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东汉末年。而被佛教收编后的摩羯,也随着佛教民俗化、艺术化传播的特点,顺利地进入中国腹地。 东晋和唐代的文献中,均记载了摩羯的特点:双眼如日、牙齿似山、身体巨大、性恶、毁坏船只、加害于人。只有佛陀能将其降服,人类则无能为力。当摩羯刚传入中国之时,基本上保持了它威猛惊人的原本造型,这些特点似乎更强调了摩羯的凶恶强大,但是这种由印度民间神话传说加佛陀教化合二为一的神兽,进入中国后被逐渐民族化和本地化了。

摩羯纹饰与讲究务实、重视喜庆的中国文化自然融合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象征符号,也就是鱼和龙的组合。鱼是水中最常见之物,很早就成了中国人崇拜的对象。鱼字谐“余”,即“富裕”、“充裕”的意思。因此才有“ 连年有余”、“吉庆有余”之说以及相关的“胖娃娃抱鲶鱼”等图案,在节日喜庆中频频出现,皆象征富贵吉祥。 其中鲤鱼更被称“鱼王”。《酉阳杂俎》称“鲤多为龙”,民间传说中亦称鲤鱼跳过龙门可变成龙。目前出土的隋唐时期的文物,就常常伴有鱼龙变化的摩羯纹饰。它不仅表明了摩羯这个舶来品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又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含有某种再生、升华的意味。晚期的唐代银盘上,摩羯之造像已是长出龙角和双翼的“鱼龙”形象。这种龙首、鱼身带翼的造像,可说是摩羯中国化的基本模样,摩羯在唐朝已成形。

\

古格壁画中的摩羯(左上角)。

世界屋脊上的摩羯

在西藏的宗教美术中,摩羯也有重要的地位。

在古格天花壁画图案中,就有摩羯团,和“盘龙”、“走龙”、“双龙缠绕”、“四龙缠绕”、“四联狮”、“四奔鹿”等图案相得益彰。摩羯鱼整个身子卷成扭曲螺旋的繁缛忍冬纹,尾部细长,有非常强烈的装饰效果。

摩羯不但出现在壁画里,同样出现在建筑构件中。古格王宫红殿门框木雕分内外三层,每层的上框中间是一尊弓腿站立的护法金刚高浮雕,里面两层分别雕饰由摩羯鱼和迦陵频迦鸟尾变化出的忍冬卷草纹,纹样繁褥,雕刻精细。

此外,吉祥天母的伴神中,也有摩羯首的空行母。例如一尊西藏博物馆藏的明代永乐年款吉祥天母铜像中,吉祥天母的坐骑骡前,就有一尊摩羯首空行母,手持缰绳,回头望着吉祥天母。

但是摩羯最重要的功能恐怕体现在建筑方面,无论是大昭寺,或者是明清故宫,都有一个极为显著的部分,就是屋顶大梁两端鸱吻,或者是飞檐末端的摩羯头像。这是因为摩羯是神奇的水兽,用在建筑上据说能够防止建筑失火。

\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