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生态畜牧业模式——卧圈种草
草场科学管理
这是首次在甘孜社区集成示范TMR裹包青贮牦牛补饲专用料;集成创新天然草地放牧管理、饲草生产、畜牧健康养殖、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系统整理编写出版青藏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培训教材;构建适宜我州或类似区域的社区特色生态畜牧业生产发展模式。
“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行业科技项目”属“十二五”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在青藏高原5省区分五个专项八个示范社区实施,其中我州示范社区位于白玉县昌台区,由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开展“天然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着力提高青藏高原社区生态畜牧业科技服务能力和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为青藏高原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项目的开展推广,为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同步小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即日起,本报将刊发系列文章,报道我州在该项目实施中的一些人和事,敬请关注。
“自从2012年在我州白玉县建立了首个四川甘孜昌台社区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以来,该基地已养殖昌台牦牛2000多头;集成创新示范一套社区天然草地放牧技术。”26日,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蒋忠荣在接受甘孜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天然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饲草生产供给严重不足,草畜矛盾突出,冬春缺草成为制约我州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在蒋忠荣看来,畜牧业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状态,农牧民的增收主要依靠增加牲畜数量来实现,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现有技术途径和方法单一,国内外都没有适合该区域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套用,现代产业理念和技术与传统知识和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等诸多阻碍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
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必须在科技方面下功夫,必须在因地制宜上下功夫,才能改变我州畜牧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老百姓增收。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普遍存在的生产规模小,家畜品种退化,畜产品价值低,主导产品不突出,产品无标准,生产效益低下,优势不明显,生产系统和要素不健全,产业链脱节,小型分散牧户应对大市场的能力弱。州畜科所着力系统研究昌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科学认识和把握青藏高原牧区畜牧业的发展规律。
四年来,该项目通过在青藏高原甘孜社区开展特色生态畜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集成创新和示范一批适宜甘孜社区实际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以昌台牦牛为主导畜种,提高品种质量、优化畜群结构,建立标准化、适度规模、优势明显的适合该社区和同类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质牦牛生产系统,提升社区优质牦牛产品的传统生产加工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价值链、利益链;优化社区放牧体系,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利用当地野生优良牧草品种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建立优质高效饲草生产加工利用系统,有效供给冬春饲草,切实推进草畜平衡,实现社区农牧民减畜不减收;建立田间学校,将传统知识技能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展农牧民的培训,提高社区农牧民生产技能和对现代技术的吸收能力;培养藏区专业技术人才和藏族专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品牌、小而强、小而精,有知名度、有竞争力的社区小型合作企业,提高社区农牧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社区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一个生态安全、诚信生产、社区和谐、环境友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生态畜牧业示范社区。推进社区草地畜牧业由粗放式、数量型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原料生产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由单一牧户生产型向互助合作、自我约束、共同发展的社区生产型转变,增强社区综合发展能力,实现牧区畜牧业经济持续增长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为青藏高原牧区建设小康社会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示范。
通过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加大了卧圈种草的力度和草地的培育,改进传统种草技术待措施,大大提高了冬季饲草贮藏量,减少冬春草场压力,缓解草畜矛盾,使天然草地得以恢复,草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提高农牧民生活,并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社区天然草地平均产草量提高30%、退化草地恢复率达70%,社区天然草地健康状况良好;户均新建植冬春饲草基地50亩,鲜草产量达到1200公斤/亩,实现社区冬春防灾抗灾常态化;减少冬春草场压力,缓解草畜矛盾,使天然草地得以恢复,草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社区天然草地健康状况良好。
相关链接:
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是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由5个子项组成,于2012年启动。该项目由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于2007年在藏区考察期间建议提出。希望能够将四川红原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推广到青藏高原其它牧区,在牧区草原建设与牧民生产生活改善方面,提出一个有特色、可复制、能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建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