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一个活佛的红色文化陈列馆

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一个活佛的红色文化陈列馆

发布时间:2021-06-22 来源:藏地阳光   记者 : 顿珠曲珍 次仁绒布 郎卡拉姆   责编:顿珠曲珍


    丹巴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留驻时间最长的涉藏县域之一,也是红色旅游胜地。1936年,红军长征部队途经丹巴县,在顶果山上与国民党黄仁英部队展开了激战。顶果山寺第38世活佛拥忠降参主动配合红军的战斗,把寺庙储藏的8000多斤粮食捐献给了红军……动员当地百姓和寺庙僧侣参加红军部队。最终,红军取得了顶果山战役的胜利。19367月,红军军团随部队北上,为了纪念这一段难得的友情,特将原名叫林谷贡的山名更改为顶果山,意为:顶礼献上胜利的果实之意,而从前的林谷贡寺也更名为顶果山寺。

    69日,藏地阳光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采访组一行从甘孜州炉霍县出发前往丹巴东谷乡。途经道孚、八美、牦牛沟,最终到达顶果山。

 

    顶果山海拔3100米,距丹巴县城50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中心有一山突起,草甸上开着各种各样美丽的小花,草甸的尽头有个海子,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在这片遗世美景中,有一座古朴的苯教寺庙——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这里也是红军长征时期红军与活佛的友谊“见证者”。

    采访当天我们见到了刚从成都开完会回来的阿旺·丹贝降参活佛。13年前,阿旺·丹贝降参拿出2000多件藏品,在顶果山寺内建立了小型红色文物陈列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参观人数已达11万人次。丹贝降参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们应该在特定的场合中发挥特定的作用。

    “1990年,我被认定为顶果山寺第38世活佛拥忠降参的转世灵童到顶果山,当时的顶果山寺一片倾颓景象,我开始带领全寺上下,一起动手翻修寺庙房屋,在修缮过程中,不断有子弹、弹壳、手雷等战争遗留物品出土,当时看到寺庙周围残存的战堡、战壕很好奇,便向寺里的老喇嘛以及周围村庄的老人们打听来历。自此也就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收藏之路。”阿旺·丹贝降参说。

    阿旺·丹贝降参有个习惯,在听老人讲故事时都会用笔记本记录,从老一辈的描述中,还原当时的场景,从而找出更多物品,因此他对每件藏品的背景和来历也都清清楚楚。

    收藏这些文物掏空了丹贝降参的所有家产,至今依然还有未还清的债务。但丹贝降参说起所藏器物的历史和跟这些东西的故事时依然满怀骄傲。还在寺院旁为红军烈士们建立了纪念碑,把当地为帮助红军和参加红军的烈士名录,镌刻在了这座虽然简朴却很庄严的丰碑上。

    据工作人员介绍,顶果山格勒得沙红军遗物陈列馆前后共修建过3次。当时活佛成立了历史研究小组。凡是当年红军用过的大小物件,他都要想方设法买到手。一把破机枪、一个有裂纹的碗、一个用过的望远镜……2016年,谢良的儿子谢斌以及周彬的儿子周志斌,从北京来到顶果山,与阿旺·丹贝降参活佛再续前缘。

    阿旺·丹贝降参表示,顶果山的红色文物是寺庙两代活佛爱国爱教的见证者,同时也能为甘孜州和丹巴县的红色旅游做一点贡献。

    作为甘孜州政协常委、州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丹巴县佛教协会副会长的阿旺·丹贝降参,继承了前世活佛对红军的深情厚谊,30多年来,致力于寻找红军文物。并且自学汉语、电脑、法律知识,积极投身环保和慈善事业,提升自己的同时,鼓励寺庙僧侣们学习文化知识,在资金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他四处筹借资金修建了图书室,配备了电视和转播器,每天带领全寺僧侣坚持收看新闻联播,并为僧侣们传达国家政策方针。他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组织法会等方式,对广大僧侣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已53岁的阿旺·丹贝降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谈到未来,他说:“这里的所有文物都是红军与上一世活佛的鱼水深情,也代表着顶果山百姓拥红护红的赤诚之心。希望这里的珍贵历史文物们能一直延续老一辈的记忆以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