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 进步示范县活动亮点纷呈

乡城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 进步示范县活动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18-10-29 来源:康巴传媒网 责编:丁真尼玛

2014年至2018年10月,乡城县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过程中,按照州委“三年创建、四年提升”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将创建工作与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该县先后有7名同志被评为“州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4个单位荣获“州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据介绍,创建伊始,该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常务副县长、统战部长等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领导小组。县级各部门、乡镇、村、寺庙“四级”建立创建工作机构,分类分项制定乡镇、机关单位、学校、寺庙、军(警)营、村及企业八个示范创建指标体系和考核验收细则。同时,制定下发了创建活动“一方案一细则二表册”等配套文件,突出“六大战略”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八进”“共建对子”等活动,从各部门抽调5人专项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落实民族团结创建专项工作经费预算为50万元。

该县利用机关、乡(镇)、企业、街面设立的LED和出租车顶灯、主城区显示屏宣传栏滚动播放民族团结进步藏汉双语标语36条,寺庙墙面、公路沿线、地边围墙等宣传阵地,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45余处、三个片区各方向和入城口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大型宣传牌4个,制作宣传文化墙60余面、展板90余个、宣传册2300余册。以民族团结“共建对子”活动为契机, 深入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全县2183名公职人员进村入户与群众结成对子,常态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举办“农民夜校”、农民“星期天”、香巴拉艺术节等重大节庆为载体,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文艺活动90余场次,发放民族团结读本及宣传手册4360册,宣传品560余件。开展“爱心手拉手·圆梦香巴拉”“扶贫救助·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捐助32户重度残疾贫困家庭,帮扶贫困优资生1850名,累计捐资捐物价值845余万元。组织单位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活动4次,各学校开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黑板报180次,为不断提升干部和群众藏汉“双语”表达能力,编印了《学说乡城口语500句》,实行藏族干部和其它民族干部1帮1、1帮N的结对互助关系,让民族团结创建在一线凝结。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次,1132余人参与竞赛;开展民族团结模范户、模范科室评选活动,初步拟选民族团结模范家庭(户)13个、模范科室8个,成功举办了乡城县首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中小学生藏汉“双语”演讲比赛,发放藏汉“双语”宣传单3200余份。

该县严格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集中开展依法治县“十大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目前全县27个宗教活动场所已全部完成达标升级任务,其中8座寺庙已升级文明和谐寺庙,1座升级为1类寺庙,举办各类培训25期,培训僧侣1562人次,覆盖僧众4896人次。

在民族团结创建中,该县立足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切实找准开展创建工作的着力点、结合点,发展特色产业,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一乡一思路”“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采取“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建立了康南农特产品加工园区、白依藏猪生态保种基地、正斗光伏园区,培育出了菜籽油“金雪鱼”、野生“天然松茸”、“藏乡田园”、“藏香猪”和红葡萄酒等极具特色的农特产品,极大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康南农特产品加工园预计产值达6000万元,正斗光伏园区建成后正常运营后产值将突破亿元,白依藏猪生态保种基地建成后将达到出栏纯种仔猪1000头、优质商品藏猪1000头规模。成功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2个乡镇和40个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发展、各民族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口援建深入推进,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大力实施“安居保障、教育提升、健康惠民、基础夯实”等援建项目共23个,总投资1.776亿元。

县委中心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