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20-10-19 来源:甘孜日报   记者 :周燕   责编:顿珠曲珍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写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之际

白玉县麻绒乡德来村万寿菊种植基地给当地村民带来致富希望。 本报资料库图


大渡河畔,满山的苹果树硕果累累;雅拉山下,大棚里的藏红花映红群众笑脸;金沙江流域内,蔬菜大棚孕育着希望……金秋十月,行走在康巴大地的脱贫攻坚一线,丰收景象喜人,干部群众斗志昂扬。

10月17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 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连日来,我州各县(市)都开展相关活动,让群众感受我州扶贫工作的“脉动”,参与创造富裕的进程,从“成绩单”中增强满怀壮志,从“工作表”上坚持昂扬的步伐。

夯实基础筑堡垒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州上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康巴大地汇聚起决战决胜澎湃力量,激荡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壮志豪情,全州之力汇成一股,各方力量齐头并进,聚焦贫困,紧扣目标,以巨大的勇气和坚决的措施拔除穷根。

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路线图”铺展,全州各县(市)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州委2次召开全体会专门研究出台关于脱贫攻坚的《决定》,编制《甘孜州打赢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出台《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实施意见》和《监测帮扶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同时,确立了“12345667”的攻坚思路,举全州之力攻克雅砻江上游石渠、德格、色达、甘孜4县交界地区24个乡镇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堡垒”,形成了“全面发动、东路引领、南路赶超、北路突围”的甘孜州脱贫攻坚格局。

攻坚脚步坚定,脱贫足迹坚实。全州向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覆盖,聚焦问题、精准到人。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政府主抓责任、基层主推责任和社会帮扶责任,每月由“双组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限时办结制”,月月晒成绩、项项比进度。州、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四级书记一起抓”的作战体系。

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下足“绣花”功夫,做实“过细”工作,将年度脱贫任务分解纳入“五个一批”,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国家和省关于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的政策在我州全面落实。用好4个中央国家机关、广东8个市、16名省领导和成都市15个区县及泸州市、宜宾市、136个省直部门帮扶资源,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对口帮扶新格局。以全省“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活动为契机,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扎实推进“回头看”“回头帮”,坚决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确保稳定消除绝对贫困、提升脱贫成效。

“每年国家扶贫日,我们都广泛开展宣传动员、集中捐赠、‘以购代捐’、特色扶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效明显。2015年至2019年扶贫日捐款金额11666.42万元。”州扶贫开发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捐款主要用于医疗专项扶贫救助,产业扶持,贫困大学生专项扶贫救助等。”

通过6年不懈努力,18个县(市)全部摘帽,13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23.17%下降到2019年底的0.23%,现行标准下累计减贫222986人。脱贫摘帽的胜利战旗高高飘扬在每一个深度贫困山头,一举把脱贫攻坚推向了“巩固提升”的最新阶段和“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我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先进”方阵。

“志智双扶”激发动力防返贫

家住道孚县龙普村的扎巴,以前因为父母卧病在床,家庭入不敷出,成为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干部们经常来关心我家的情况,为我加油鼓劲。”扎巴说,扶贫干部的关心,增强了他脱贫致富的志气与信心。2015年,扎巴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脱贫后的扎巴,更加勤劳上进,无论是在县城施工地做工,还是在龙普村温泉产业池务工,都是最勤快的那一个,深受大家喜爱。扎巴走到那里都深怀党恩,时常对父母亲人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脱贫攻坚的好政策,真不敢想我们一家人会过成什么样了。”

脱贫不怕“难”字当道,就怕“懒”字沾身,为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我州始终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持续开展“润育工程”,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和“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以州委宣讲团赴县(市)引领讲、州委“和谐乡村行”群众宣讲团赴县(市)系统讲、县(市)级宣讲团覆盖讲、县(市)级部门全面讲、乡党委入户讲等形式,实施藏、汉、彝三种语言宣教活动。

“特别是广大帮扶干部,都要积极融入贫困群众之中,一对一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通过心贴心的服务,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同时把信心和志气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引导他们铆足精气神,立志拔穷根。”州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说。

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的牧民日泽,在政府引导下,通过自己勤劳双手发展养殖,不仅让家庭顺利脱贫,还盖起了新房,大女儿经营着一家餐馆,小女儿在景区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家庭条件一天天好起来。他说,人要有志气,等靠要永远都不能脱贫致富,勤劳才是脱贫致富的“法宝”。

精神长“个头”,生活才能有奔头。扶智又扶志,输血又造血,充分激发群众的致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取得扎扎实实的脱贫成效。“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重点是增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愿,关键是增强贫困群众致富的信心。在我州,很多像扎巴、日泽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增强自信,树立志气,通过自己勤劳双手顺利脱贫,创造出美好生活。

产业驱动促脱贫奔富裕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是第一要务;脱贫群众稳定走向致富,发展产业是最大支撑。我州牢固树立脱贫攻坚“里子”比“面子”更重要的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对接市场需求,紧扣“两不愁”育产业、抓就业、促增收。

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我州63个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5.24万人次,同比增长35.88%(与去年7天接待数据相比),累计实现门票收入2390.58万元。我州推进旅游扶贫,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环贡嘎山旅游圈、环稻城亚丁旅游圈、环格聂山旅游圈、格萨尔文化旅游带、中国最美高原湿地“三环一带一湿地”全域旅游布局,坚持农旅、牧旅、文旅融合发展,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6个、示范村71个,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6个。

同时,推进特色农业扶贫,围绕东部现代农业经济圈、北部特色农业产业带、南部特色农业走廊“一圈一带一走廊”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和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2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羊肚菌集中连片生产基地,启动大渡河流域“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产业带建设,扶持和培育3717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6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甘孜、理塘、石渠、色达等县股份制牧场发展迅速。

“大家好,我是羊厂村党支部书记殷继林,我今天为大家代言推荐的是我们羊厂村好山好水孕育出的优质大樱桃,这可是‘水果中的钻石’……”6月12日,康定市姑咱镇羊厂村党支部书记殷继林在该村大樱桃采摘园现场直播,成为了“带货主播”向网友推介大樱桃,开启了当地优质大樱桃的“云销路”。

“通过网络直销,减少了中间环节,果农获得了最大效益。”殷继林说,今年受疫情影响,村里采取了很多方式销售大樱桃,在选择电商、微商平台销售的同时还采取了订单销售。

据了解,我州推进电商扶贫,率先在全国涉藏地区实施“全域统筹·整体推进”电商扶贫项目,引入顺丰、京东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建成电商服务中心18个、乡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291个、村级农村电商服务点1116个。

同时,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甘孜行动”,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建成121个风情小镇、458个美丽村寨,培育特色林业产业基地103.26万亩,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扶贫新路子。推进就业扶贫,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4621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89101个次,认定就业扶贫基地(车间)40个。推进金融扶贫,向26695户贫困家庭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1.74亿元。通过产业带动和生产扶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0年位列全省第一。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脱贫攻坚,一往无前。在决胜脱贫攻坚关键阶段,康巴大地士气高昂、信心满满,各族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力冲刺,阔步奔向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