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引来好项目,让年轻人挑大梁 有了项目 更要留住人培养人

新模式引来好项目,让年轻人挑大梁 有了项目 更要留住人培养人

发布时间:2020-11-16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一县一策
  “厂长25岁,副厂长21岁……”近日,记者一行来到甘孜州巴塘县松多乡,在当地的三一八零矿泉水公司的制水厂发现,厂子的管理团队成员非常年轻。虽然如此,却并不影响厂子为当地群众带来集体收益与个人分红。
  “这不是特例!”松多乡党委书记扎西泽仁说。为何会如此?记者对松多乡的几个脱贫致富项目进行了探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李旭 吴平

“众筹”新模式 引来好项目
  “看到一个大大的蔬菜篮地标,就到目的地了。”在扎西泽仁的指引下,记者一行来到松多乡“高原鲜”生态农业园区。当时园区正在施工。
  “高原缺蔬菜,大多靠外运,所以我们一直想发展本地蔬菜种植项目。”扎西泽仁介绍,在对口援建巴塘的成都市双流区的牵线搭桥下,当地引入了山东寿光高科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然而,在高原上搞蔬菜大棚,成本高出好几倍,公司压力很大,项目险些卡在资金上。所幸,“众筹”思路解了资金难题——“每年,上级下达专项资金(也叫产业扶持周转金)用于扶持当地各村产业发展。”扎西泽仁说,一个村的周转金可能做不成一个项目,但集中起来就能办大事。
  最终,巴塘县75个村(包括35个贫困村)与巴塘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签订了代持股份协议书,“众筹”各村村集体发展产业的周转金共1800余万元,并将其投入到项目中,建起了“高原鲜”生态农业园区。随着园区的发展,村民也能享受入股分红。
  这样的“众筹”模式,为松多乡引入了不止一个项目。成立于2017年的巴塘县三一八零矿泉水有限公司也是一例。这家公司股份中,松多乡6个村的产业发展基金占了约四成。同时,如下莫西村等村还利用产业发展周转金建起厂房租给公司,让村民获得额外租金收入。

条件艰苦 难留住骨干
  “高原鲜”生态农业园区运营之初,从山东调来了10多名技术骨干,但坚持到现在的只剩4人。“工资七八千元一个月,留不住人。”扎西泽仁说。
  “有的人觉得离家太远,有的人适应不了高原艰苦环境。”留下的技术骨干之一刘小伟说,自己刚到时也有一定程度的高原反应,一年多后才基本适应。
  刘小伟说,之所以坚持到现在,主要因为有成就感。“以前这里的彩椒卖10元一公斤,现在便宜时一公斤只要7元,其他蔬菜价格每公斤也平均下降了1元至2元。我们的园区让高原群众吃到了更新鲜、更便宜的蔬菜。”
  但扎西泽仁心里清楚,刘小伟总有一天要离开。“必须想一个长效的解决方案。”
  同样烦恼的,还有三一八零矿泉水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马国亮。
  由于同时经营着好几个制水厂,马国亮无法把全部精力放在松多乡。从公司成立开始,他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厂长人选,但前前后后物色了好几个人,都干不长。“印象最深的是,好不容易说服了一个人过来当厂长,结果第二天就悄悄走了,招呼都没跟我打。”

安排技术培训 培养本地骨干
  几次被“放鸽子”的马国亮决定,在当地培养技术骨干。
  正好,差不多同一时间,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多吉仁真从眉山某院校毕业,回老家松多乡找工作。“制水厂离家近,骑摩托车只要十几分钟,收入也还不错,所以就来了。”
  进水厂后,好学肯干的多吉仁真在提高制水厂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上,出了不少“金点子”,很快脱颖而出。今年8月,多吉仁真被聘为副厂长,“我会好好干,认真干,制水厂经营得好,不光我自己受益,全村群众也能跟着受益。”
  培养本地骨干,需要耗费更多精力,但马国亮已经下定决心走这条路。“本地人愿意在家门口就业,愿意跟制水厂共同成长。”
  在“高原鲜”生态农业园区,刘小伟也在忙着带徒弟。
  去年下半年,27岁的泽桑进入园区学习,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一个种菜“小白”慢慢成长为能独立管理4个蔬菜大棚的种菜能手。
  “基本掌握了黄瓜、辣椒的种植技术,但茄子的管理还不太熟,需要多指导。”泽桑说,管理大棚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保底工资。如果大棚产量超过任务量,还有额外的绩效奖励。
  随着市场不断开拓,“高原鲜”生态农业园区以后还需要更多种植能手。“前年,县里农业部门安排种植技术培训,我们组织了一些有意愿的年轻人去四川民族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今后园区一旦需要,他们就是第一人选。”扎西泽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