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壤塘牧民养牛过上“牛日子”

上壤塘牧民养牛过上“牛日子”

发布时间:2021-11-25 来源:阿坝日报   记者 :尼玛初   责编:顿珠曲珍

每年的9月至12月是壤塘县牦牛出栏的最佳季节,经历了4个月肥草季的牦牛长得膘肥体壮。

“今年,我卖了10头牛,挣了5万余元。”10月25日,壤塘县上壤塘乡查卡村村民拖墨正在乡政府办理登记手续,工作人员正在农用车上为每一只牦牛打耳标、照相登记。

在上壤塘乡随处可见牧家汉子与老板讨价还价、工作人员为牦牛出栏办理手续的场景。一辆辆大卡车把牦牛运向远方,牧民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这样的场景在牧业为主的上壤塘乡也是近几年才有的喜悦画面。

上壤塘乡草场面积达47.92万亩,饲养生畜5万余头,全县50%的生畜都在这里。而7年前的上壤塘乡牧民群众还受传统风俗的影响,守着满草原的“宝贝”过苦日子。“那时候我们平常就只是煮些酥油茶、吃点糌粑,过年才能吃上一些新鲜蔬菜。”谈到过去的苦日子,上壤塘乡查卡村村民泽白登不禁感慨。

想要发展必须要搞基础设施建设。从2012年开始,上壤塘乡陆续投资2000万元修建了500余公里的牧道,建起了700余座棚圈,使牧道直抵主草场、棚圈普及牧家,为群众打下了发展养殖业的基础。

2014年,壤塘县在上壤塘乡康垄村建起合作社,从养殖到销售,形成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该村还把牛奶卖进了县城、都江堰等地,让牧民群众的畜产品收入翻了两倍。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通达,不少生意人走进了康垄村,村民们在家里谈生意、在村门口装车,摆脱了曾经翻山越岭卖牛的困境。2018年,康垄村通过养殖牦牛户均增收10余万元。“我家有180头牛,2020年卖了28头赚了30余万元,买畜产品赚了2万多元。”牧民康特开心地说道。

看着康垄村养牛过上“牛日子”,附近长河村、查卡村的牧民群众也萌生了发展养殖业的念头,曾经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到了家乡搞起了养殖业。上壤塘乡捕捉到了群众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专题研究发展机制,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把康垄村“党建引领、合作社牵头、致富能手承办”的模式推广向全乡。同时,针对精准扶贫贫困户创新建立村两委牵头、贫困户入股的联户牧场,让群众看见了搞养殖业发家致富的曙光。

2020年,上壤塘乡人均纯收入达17000余元,是2016年的两倍,从“人养牛”到“牛养人”。“今年,我们投资了80万元建了一个约100余平方米的冷冻库,力争把上壤塘乡建成全县的畜产品供应地。”上壤塘乡党委书记江央夺尔基介绍道。

随着全面小康的实现,上壤塘乡再次瞅准了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机遇,提出了“生态立乡、畜牧强乡、文旅富乡、和谐兴乡”的目标,朝着建设“美丽幸福壤巴拉家园”努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