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区藏历新年

拉萨地区藏历新年

发布时间:2022-02-18 来源:《西藏民俗文化》   作者:陈立明 曹晓燕   责编:顿珠曲珍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龛前的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十二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出形状各异的“卡赛”(果子)。新年前夕,每家都要精心准备一个叫“竹索切玛”的五谷斗(盒)。斗用木料制成,盒的外部绘有各种吉祥的花纹图案。木盒内部从中隔为两半,左面装麦粒或炒熟的青稞粒,右面装酥油糌粑。糌粑和麦粒都堆积成金字塔形,上插青稞穗和称为“孜卓”的饰品。“孜卓”形似令牌,两面顶端各贴用彩色染制的酥油塑造的太阳、月亮和彩色酥油塑成的八瑞相。有的人家还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亦可用陶瓷品代替。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义。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绘上“八吉祥徽”(八吉祥徽包括金鱼、胜幢、宝塔、白海螺、莲花、金轮、吉祥结和宝瓶)。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土”(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吃“土巴”(煮熟的面疙瘩),藏族称为“古土”。吃完土巴以后举行送鬼仪式。这种仪式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颇为隆重。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土”: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形状,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则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土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石子表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把面疙瘩中的石子、辣椒、羊毛等象征性物品吐出或从碗中捞出来,任凭家人说笑取乐。吃完“古土”天色已晚,驱鬼的时候到了。一般家中女主人将剩的“古土”倒入一陶罐中,端出门外,男主人手执点燃的麦秆到各房间内边挥舞边喊叫,令妖魔鬼怪都出来。此时女主人要径直走出院外,不能回首。她把陶罐连同里面的“古土”一起扔到街心,男主人也将驱鬼剩下的残火扔到街心。女主人返回时为她献上“哈达”或在其身上撒点糌粑。二十九日晚的八廓街烟火缭绕,喊声四起,各家都忙着驱鬼,把一年的不吉和霉运都统统赶走,祈盼来年吉祥安泰。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将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用各式“卡赛”摆放“碟嘎”。“碟嘎”是由形状不同的油炸面食垒起的供品。最下几层放状如耳朵的“苦过”,其上是长条形的“那戛”和形似大麻花的“木东”,再上放圆盘状的“布鲁”,顶层是勺子形的“宾多”。然后用各类糖果点缀其间。“碟嘎”位于佛龛前藏柜的正中,其他供品以此为中心向两边排列。家中有什么美味食品都可作为供品摆上一份,一般摆上八样,以求吉祥。“碟嘎”两边要摆上绿茵茵的青稞苗,预祝新的一年能获丰收。供桌上还必须有一个羊头。

  大年初一清晨,主妇天不亮就起床熬制“观颠”,家人在起床前必须喝上一碗。主妇去井边打回新年的第一桶水。家人喝完“观颠”后即刻起床,互致新年祝福,梳洗打扮后全家人一道吃人参果米饭“卓玛折塞”,喝早茶。天刚亮,邻居街坊热闹的新年互拜便开始了。每家由两人代表家人去拜年,一人端“切玛”盒,一人提青稞酒壶,挨门去邻居家拜年。人们互致“扎西德勒平松措”(意“吉祥如意大圆满”)的新年祝词,主人让客人“切玛曲”(尝“切玛”),客人会抓一小撮糌粑粉向上撒三下,以示敬奉天地神灵,然后放少许于口中品尝。双方互相敬酒,或干杯或喝“三口一杯”。新年早晨,互相拜年的人越来越多,酒已喝很多,拜年毕回到家时,往往已飘飘欲仙。

 

  清晨邻居间拜完年后,家人不再外出,各家闭门欢聚。

  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人们互相拜年祝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活动一般持续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