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地狱救妻》与《神曲·地狱篇》比较研究1

《格萨尔地狱救妻》与《神曲·地狱篇》比较研究1

发布时间:2015-10-22

一、故事的比较探讨

  《格萨尔地狱救妻》篇是藏族名著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终结篇章。故事概要是说:
  格萨尔王赴汉地之际,爱姬阿史那·佗女(出身于突厥族某部、能征善战并一直伴随萨格尔王冲阵摧敌的一位女性首领)体衰身亡。临终前,她忆起狮王唯独对她说过的秘密话儿:他能拯救危难亡魂出地狱!于是就委托部落大臣把自己的遗物连同整个部落奉献给狮王的同时,提醒狮王关注她亡魂的安危。当她到了冥间之后,经阎罗王当面考察审判,被罚入地狱遍受苦刑折磨,虽很委屈但无力自拔亟盼狮王前来搭救。
  格萨尔返回后得知阿史那·佗女身亡,便急赴地府寻觅,发现爱姬沦陷地狱遂与阎罗争执,最终以狮王替爱姬塑建如来金身千零八尊、抄写“解脱”正经千零八帙、造立银塔千零八座等为条件,阎罗王将佗女释出地狱而妥协。
  正当格萨尔使爱姬脱苦难恢复原貌走出地狱喜会并即将双双离去之际,阎罗又提出新要求:请狮王携领佗女和另外十万亡魂遍游地狱,使他们—一亲睹诸狱之苦,明了受罚缘由,启发他们生出彻底革洗罪孽之心,最后引导他们脱离恶趣进入极乐境界。如此,格萨尔携领他们遍游地狱,并揭示原委、阐发道理,使他们触景生情产生强烈悔恶从善之心,最终在狮王引导下,超脱“地狱”、“饿鬼”、“俯行”三恶趣进人极乐境界。
  故事还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女主角阿史那·佗女的复杂身世、倔犟性格、特殊的心理与言行、所受不公的委屈和强烈反抗,以及不时提出尖刻质疑的深沉敏慧、最终不得不接受命运安排等等一系列情节,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形象,典型又巧妙地揭露了社会生活的阴暗面,信心十足地提示了一系列社会生活新准则,从而以十分浪漫的笔调,用不写英雄战斗伟绩或歌功颂德而结束英雄史诗的方式,构成独具一格的圆满瑰丽史诗终篇。
  世界文库中有关“地狱”主题的作品很多,如许多宗教及其典籍里都有或同或异、或繁或简的描写;我国唐宋时代的敦煌变文中,就有《目连地狱救母》的篇章,此后历代也都有这类主题的评论、戏剧作品;中世纪欧洲意大利著名作家、宗教改革家、社会活动家但丁(公元1265—1321年),则著有包含《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共三部的《神曲》。据中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神曲》是一部具有强烈民间俗文学风格、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传世之作。因此以其中的《地狱篇》与《格萨尔地狱救妻》篇做比较研究,当是恰当、有趣的。
  《地狱篇》是《但丁·神曲》这个巨著的开篇,整个故事,概要是说:
  俾德丽采(公元1265—1290年)去世后成为圣女,她委托史诗《伊尼特》的作者浮吉尔(公元前70年生),去帮助她默默热恋着的但丁,使他走出死亡的迷途并遍游地狱,观看那些亡魂们为何坠入各自所在之狱、受些什么惩罚;然后又到“炼狱”去看那里的亡魂怎样忏悔赎罪,接着在炼狱山顶上的一处乐园里会见了俾德丽采,在她的指教下大彻大悟进入天堂直达上帝面前。
  但丁以亲身经历的笔调,描写了沦入地狱的各色各样亡魂,展现了他们所受惩罚及受罚缘由、当时的心情愿望等等,其中除有许多历史人物之外,特别还把当代活着的一些著名权威人物也写了进去,使他们的“活灵魂”受着各种相应严厉惩罚;淋漓尽至地揭露了当时的丑恶社会现象,鞭笞了制造这些丑恶现象的罪魁祸首,从中显现了作者的改革理想,提示了社会生活道德新规范。特别是但丁以自己的渊博历史知识、对所处社会中的事件、人物的透彻了解,以及独特精辟的真知灼见融汇贯通地写成这部《神曲》,确实就象一些学者论断的那样:是一部特殊的史诗。
  以两者的故事做比较:
  《格萨尔地狱救妻》篇是明显具有中世纪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初兴特色,属后人续作的英雄史诗终篇;
  《但丁·神曲》则是具有中世纪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已兴然而弊端迭现极需改革的时代特点,属当时代人所著的“特殊史诗”。
  概言之,这两部作品都是中世纪的产物,但一是初兴时期的产物,另一则是已兴且需改革时期的产物,前者是中世纪人为“英雄史诗”缀作终篇,后者则是中世纪人所著“特殊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