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面或是藏戏面具的起源

绘面或是藏戏面具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6-07-05

      要真正论起藏族面具的起源,就要从古代藏民族“绘面”的习俗说起。“红脸是藏族的最本质特征”,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在历史上也有“以赭涂面为好”的记载。传说古代战士在作战时,会用动物的血等来染红自己的脸,既能吓退敌人,也能鼓舞士气。而这种涂面的方式,就是面具艺术没有形成之初的一种形式。

  后来,在新石器时代,高原藏族出现了绘面现象,以此来美化装饰自己。从卡若文化遗址、马家窑、半山、马丫等文化类型中都能够明显地看到这种现象。据《隋书》记载,位于吐蕃东部的东女国(在今昌都一带)“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中,或数度变改之”。这个记录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中,绘面已经成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一种习俗。

\

  藏戏面具是藏族历史传承的产物,同时也是藏族悠悠历史发展文明的真实写照。藏戏面具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表情艺术,其分类如下:

  即原始祭祀面具、藏戏面具、宗教面具、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四大类。

  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可分为原始祭祀面具、宗教面具、藏戏面具、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四大类,其中宗教面具又可分为“羌姆”面具和“悬挂”面具两类。

\

  原始祭祀面具源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图腾崇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原初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及文化特征。游牧方式生存的远古藏族先民,与其相依存的牛、马、羊、犬、狮、虎、黄鸭、崖雕等世间飞禽走兽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给这些千奇百怪的灵物都赋于了神奇的色彩,成为藏族先民心灵中信仰崇拜和祭祀的保护神。也成为藏族祭祀面具的主要表现内容。

  民间歌舞、说唱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民俗节庆、宗教节日、祭祀等的表演活动,早期的藏族民间歌舞、说唱面具仅是对人物、动物特征的模仿。随着佛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藏传佛教艺术的兴盛,藏族民间面具艺术的造型语言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也愈加丰富多彩,艺术性更加鲜明突出。

\

  宗教面具在藏地面具中占有绝大比例,有藏地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的寺院羌姆面具和寺院中悬挂和供奉的面具。宗教羌姆面具表现的内容为:佛、菩萨、高僧、师祖、圣人外,主要为各类护法神祗所组成的强大陈容。在藏传佛教寺院密宗殿里还有一大批用于供奉,祭祀,祈祷和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的宗教面具,这类面具有的被着以盛装,全身披挂,手执法器,象出征迎战的猛将,被一排排挂在昏暗的墙上、柱子上,与四周深色底子上所绘的密宗壁画、供奉的密宗雕塑,相互映衬,浑然一体,成为神灵共处的世界。

  藏戏面具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一种社会存在,我们要客观地把握和认识它,分析它的社会功利性和艺术性,从藏面具内涵看,它与藏族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跳神面具表现的是各种护法神、鬼怪等。它们将人和神连为一体,为宗教的仪轨服务,从而传达宗教的种种神秘观念。悬挂面具也具有这种社会特征,它们代表着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物,或是灵魂魔鬼,或是佛教仇敌,或是被降服的女魔等等。供奉这些面具,意在向人们明示佛的伟大,让人从中感受善和恶的意义。同样,藏戏面具在表现戏剧故事情节中也会对佛教进行解释。

\

  对面具的审美把握是件较难的事。应该看到,由于藏族原始文化所具有的神秘性,使面具这种源自苯教文化、后又融合外来佛教文化的艺术,具有一种狞厉、神秘的美学特征,蕴涵震撼人心的精神力度。

  藏面具艺术的审美特征,是通过面具的象征符号来体现的:比如说明跳神者身份的面具“法王”,是一个顶骷髅、三眼的“牛头”;地方神“错勒”的特征是眉间有蝎子等图腾,“怒神”的特征是三目圆睁,眉似火焰,巨齿獠牙……悬挂面具的符号象征,仍然多具鬼神冤魂的特点,尤其是“帕姆”面具,多是双目圆瞪,眼下吊,獠牙外露,披头散发,表情狰狞而丑陋,色粉晦者。而藏戏面具中部分罗刹女的面具也具有上述特点,由于她心灵丑恶,其面具也是“巨齿獠牙、双眼滴血、狰狞恐怖”。

  藏戏面具艺术亦是藏族远古文明的创造性产物,是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的真实生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