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音乐之劳动歌

藏族音乐之劳动歌

发布时间:2016-07-28

青海藏族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青海藏族民歌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为“鲁”和“谐”两大类。“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不等,每句的音节相等,一般6至11个音节,乐段与乐段、乐句与乐句之间相互对应形成相对稳定的程式。

“谐体”民歌品种较多,从内容与形式分为:“谐青”颂歌专在仪式、典礼上唱;“勒谐”(劳动歌);“果谐”(圆圈舞);“达谐”(箭歌);“热谐”(铃鼓舞中唱的歌);“羌谐”(酒歌)等。“谐体”一般每首四句,有时六句,但均为偶句。主要有“夏卓”(歌舞曲),“群结”(祝福歌),“拉勒”(山歌),“拉伊”(情歌),“格莫”(打卦情歌),“利伊”(劳动曲),“拜咏”(嘛呢调)等。青海藏族民间音乐包括《格萨尔》音乐、民歌(劳动歌、小调、山歌、酒曲等)、舞蹈音乐、佛教音乐等。青海藏族民歌中深邃而丰富的思想内容,是通过卓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藏族民歌在艺术手法上,和其他民族的民歌有着共同性,比如形象思维方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和朴素洗炼的语言等。常用的喻体,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山川河湖、风雨雷电,以至神佛鬼怪、历史人物等,所不同的是陈述方式和陈述对象有它独到之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其藏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歌舞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除内容上换了很多新词外,曲调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一些典雅优美,节奏缓慢的音调,在节奏上也变得欢快明朗。内容和曲调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原有歌舞相比,内容题材、表演风格均有所变化。

劳动歌

劳动歌藏语称“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演唱形式一般都是一领众和,领者唱歌词,和者唱衬词;歌词内容有与劳动内容一致的,也有即兴编唱的等。如玉树地区的《打夯歌》“哎,今早儿打墙(果哎)赶海边,今晚夕打到(果哎)须弥山。”藏族劳动歌曲的旋律既有流畅抒情的风格,也有高亢粗犷的风格,其节奏十分鲜明。此外,广泛流传的还有《狩猎歌》《打青稞》《打墙歌》《打场歌》《放牧歌》《犁地歌》《割麦歌》《挤奶歌》《剪毛歌》《打酥油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