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碉楼

马尔康碉楼

发布时间:2016-11-25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碉楼的记载太少,因此,我们很难准确地了解历史上马尔康地区碉楼的情况。我们收集到的英国人拍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马尔康碉楼的图片资料,使我们对碉楼的早期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尔康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面积6633平方公里,是阿坝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历史悠久,根据县境内发现的哈休遗址、孔龙遗址等,马尔康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马尔康县是以藏族为主,羌、回、汉等15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5.47万,其中,藏族39176人,占人口总数71.91%,主要居住着嘉绒藏族。“嘉绒”系藏语“夏嘉尔摩查洼绒”的简称,意为“东方女王谷”。
  历史上马尔康等地就有“千碉之国”的称誉,汉文古籍《后汉书》中有对碉楼的记载。碉楼因其建造的年代、地域、形状、高度、位置以及建造者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功能和意义,曾经发挥过烽火台、军事防御、避难所、界定边界、宗教场所、储藏室等功能,同时碉楼也是当时土司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马尔康县目前共存有61座完整碉楼及760余座碉房,其中八角碉楼3座、六角碉楼2座、五角碉楼2座,其余为四角碉楼。在马尔康县境内这些经过几百年后仍然屹立的碉楼中,我们看到了精美的土司官寨碉楼、罕见的五角碉楼、残缺的六角碉楼、雄伟壮丽的八角碉楼,看到了保存完整的房碉(指与楼房相邻的碉楼)和大量仍在使用的碉房(指修得像碉楼的楼房),以及墙面上有精美艺术作品的碉楼。

\
松岗直波八角碉群。
\

沙尔宗嘉萨五角碉。

  卓克基土司官寨及四角碉楼
  马尔康是以原嘉绒藏族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指四个土司地区)”。这些土司在其区域内的权利和地位,修建土司官寨和碉楼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修建,甚至下令辖区内甚至邀请其他土司辖区的能工巧匠参加建设,因此土司官寨和碉楼建造技艺精湛,雄伟壮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嘉绒藏族石砌楼房和碉楼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
现今卓克基土司官寨、碉楼及村寨。
\

布鲁克摄于1908 年的卓克基土司官寨、碉楼及村寨(原照存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

  卓克基土司官寨及碉楼位于马尔康县以东7公里卓克基镇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始祖是公元1286年执政的斯达奔,从斯达奔执政到解放时,其家族共计十七代。卓克基土司始祖斯达奔是第三代梭磨土司日迦查完特的三子。第三代卓克基土司南卡乓(公元1401年至1447年间执政)协助宗喀巴大弟子之一的察柯·阿旺扎巴创建了位于卓克基土司官寨以南的察柯寺;第五代卓克基土司甲尕尔乓(公元1512年至1571年间执政)和砍竹喇嘛罗尔伍创建卓克基土司官寨附近的西索寺庙,庙内建有喇嘛罗尔伍的灵塔;历代卓克基土司中有两位女土司,分别是第十一代土司雍忠哈姆(公元1818年至1843年间执政)和第十三代土司仁青旺姆(公元1873年至1891年间执政);第十五代土司钦日斯旦巴迦木措(公元1894年至1910年间执政)为黄教喇嘛,不娶绝嗣,1912年由汶川第二十二代瓦寺土司索代兴之子索观瀛(藏名三郎泽郎)继位,任第十六代卓克基土司。
  末代卓克基土司是第十七代土司索国坤。1935年7月,毛泽东、朱德及中央机关长征途经卓克基土司官寨,并在此休整部队多日。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拨款,由当地居民在原有基础上维修卓克基土司官寨,经维修后卓克基土司官寨成为展示红军长征文化和嘉绒藏族地域文化的博物馆。

  根据对马尔康县境内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官寨碉楼的调查研究发现,除卓克基土司官寨碉原为九层,后拆至五层外,其余属于各土司的碉楼都高达九层,而其他非土司的平民碉楼都在七层以下,这正好与汉文古籍中“王者居九层”的记载相符。当我们看到英国人J·W·布鲁克拍于1908年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及碉楼的照片时,我们可以了解到100年前卓克基土司官寨碉楼远远高出官寨高度,应是九层高碉。

  松岗土司官寨碉楼
  松岗土司官寨四角碉楼位于距离马尔康县城以西16公里的松岗镇卧龙山冈上。最早的官寨于公元634年由松岗土司始祖盘热(又名柯盘)组织修建在松岗盘果山梁,盘热是西藏象雄地区一个首领的后代,是被吐蕃王朝派到嘉绒地区的军事首领。盘热的一个儿子在松岗继政,另一个儿子绰沃斯甲成为绰斯甲土司始祖。

\
松岗土司官寨碉。
\

松岗土司官寨及碉楼(J.W. 布鲁克摄于1908 年, 原照存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
  约于公元1254年,即南木尔甲执政期间,官寨从盘果山梁搬迁到松岗卧龙山冈上,该官寨原名“松岗南木尔甲尼麦彭措宁”,因官寨在南木尔甲、尼麦、彭措这三位首领执政期间,即公元1254年至1401年间修建并完善故名。从公元634年松岗土司始祖盘热到1950年止,松岗土司家族传了二十五代(为不完全统计,因为前后有共计633年的历史无资料可查)。斯甲莫赤博执政期间(公元736年至791年),藏族大译师白若杂纳来到松岗,并于公元780年,将原松岗直波苯教寺庙改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取名直波罗尔伍宁。
  现位于松岗卧龙山冈上的松岗土司官寨已毁,还余两座四角碉楼,分别为东碉和西碉。东碉外观完整,雄伟壮观,共九层。
  东碉坐东向西,入口位于碉楼西部墙面。东面墙体有一个用白石镶嵌在墙面上的牛角图案。
  西碉位于原土司官寨以西,与东碉遥遥相望,共九层。西碉坐西向东,顶部已经破损,无翘角。东面墙体共有上下两道门,与东碉入口相对。该碉楼的底部四周墙角破损。在战争中,遇到危险时,人们就可以躲进碉楼,碉楼内的人员可以通过暗道到河边取水。土司官寨碉楼除在战争时代起到的防御作用外,还有储藏珍宝的功能。该碉楼在当地被称为“卓科”,“卓科”意为藏宝室,据说碉楼是土司储藏珍宝的地方。
  当然,历史上土司官寨碉楼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那就是土司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只有土司的碉楼最高大,只有土司的碉楼角数最多,也只有土司的碉楼最精美。
  党坝土司官寨碉楼
  党坝土司官寨碉楼位于马尔康县党坝乡尕兰村。在党坝土司格勒(公元1658年至1693年间执政)之前,党坝为土舍,从格勒土司开始共有十二任党坝土司。其中有两位女土司,分别是泽郎哈斯基(公元1894年至1926年间执政)和末代党坝土司三郎旺姆(公元1946年至解放执政)。党坝土司官寨碉楼原有两座,即东碉和西碉,土司官寨和东碉毁于1933年。
\
党坝土司官寨及碉楼(J.W. 布鲁克摄于1908年, 原照存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RGS)。
  两座碉楼原先分别位于党坝土司官寨背部两侧。目前余西碉,西碉外观完整,雄伟壮观,为四角碉楼,通高28.8米,共九层。该碉楼坐西向东,入口位于碉楼东部墙面。碉楼顶部有完整的四个翘角,碉顶四角分别有四个摩羯。木碉头像伸出墙外,木雕上方有片石伸出墙外作为顶盖。末代党坝土司三郎旺姆曾计划修复官寨,为此准备了不少的木材。新中国成立后她将这些木材分送给了党坝的九个村寨,用于修建学校。

 梭磨土司官寨碉楼

\
梭磨土司官寨西碉。
\
梭磨土司官寨及碉楼(伊莎贝拉·伯德摄于1896 年)。

  梭磨土司官寨四角碉楼位于梭磨乡木尔溪村原梭磨土司官寨旁,该梭磨土司官寨已毁。梭磨土司官寨原有东、西两座碉楼,分别位于官寨两侧,现仅存西碉。西碉坐北向南,共有九层。梭磨土司先祖是吐蕃王松赞干布后裔玛达赤德的儿子达拉·更确斯甲,他于公元1183年从西藏阿里来到当时位于刷经寺的老官寨。官寨取名为泽尔登宁;罗尔伍执政期间(公元1301 至公元1354年),他于公元1315年将官寨搬迁到木尔溪村,取名为梭磨砍尔?罗尔伍宁。自达拉·更确斯甲掌政时起至1913年土司邓登班玛仁真时期,梭磨土司延续了十六代(为不完全统计,前后有236年的历史无资料可查)。1914年至1950年,梭磨以“流官”形式先后有四人执政,其中包括第九世班禅;在已知的梭磨土司中曾有两位著名的女土司,分别为清朝乾隆二年至二十二年(1737年-1757年)执政的女土司若尔玛木初和清嘉庆四年至十九年(1799-1814年)执政的女土司三郎若尔玛。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两次发兵到大小金川,得到了女土司若尔玛木初的帮助。为此她不仅得到了清政府的赏封,还得到了乾隆皇帝赐予的一尊"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牌匾,放置在官寨门前。因为梭磨女土司的名气太大,以至于1896年5月,65岁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第一位女成员、19世纪著名游记作家伊莎贝拉·伯德在当时的成都听到梭磨女土司的故事后,不畏路途遥远和艰辛,经岷江大峡谷、穿越杂谷脑河大峡谷、深夜翻越鹧鸪山、经过梭磨河峡谷,慕名来到梭磨土司官寨,了解传说中的梭磨女土司和土司官寨。伊莎贝拉于1899年出版旅行游记《长江流域旅行记》,该书对19世纪末岷江流域、杂谷脑河流域、梭磨河流域的峡谷风光、风土人情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作者在该书中是这样描述梭磨河的峡谷风光的:“这里的峡谷风光让我联想起美国落基山脉峡谷风光一些最美的景色。繁茂的落叶树林、开满鲜花的树丛、悬挂的枝叶、各种不同的植物以及从树上悬挂下来足有5英尺长的碧绿的松萝使这里的景色更胜一筹。”在该书中,作者还对沿途观察的碉楼进行了这样的记载:“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我也只能对碉楼的功能做一些推测。通过一致论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些碉楼内有两层或三层是由切割出踏板的圆木楼梯连接的。这些楼梯和现在村寨楼房里连接楼顶的圆木楼梯一模一样。有人给我看了一个非常大,做工粗糙的泥缸。这个泥缸是在其中的一个碉楼里发现的,泥缸里面可能曾经存放过水。我认为在近代,碉楼的楼顶很可能用来点燃烽火,但通过详细地考证一些碉楼后,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在碉楼的入口处是由便于移动的石头和泥土堆成的斜坡,这样各种物资通过斜坡搬运到碉楼内,牲畜也通过斜坡被赶进碉楼。人们搬走堆在碉楼外的泥土和沙石后,通过圆木楼梯进入最后的入口,然后把圆木楼梯搬进碉楼。这样,碉楼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避难所。碉楼的底层有牲畜,人则住在碉楼的上层,人和牲畜的粮食也存放在碉楼里。这个理论是通过考证一个村寨的几个碉楼后得出来的。很可能当时的土司、头人或村寨里的富人都有自己的这种避难碉楼。碉楼的建筑风格是远非野蛮人的能力所能及的。”
\
在探访梭磨女土司官寨碉楼的途中。
  雄伟壮观的八角碉楼
  马尔康有最雄伟、最精美的八角碉楼。分别是位于松岗镇直波村的若布碉楼、噶珠碉楼,以及位于脚木足乡的波学碉楼。若布碉楼位于马尔康县松岗镇直波村,若布碉楼为南碉,距离北碉噶珠碉楼大约100米。若布碉楼因与若布家相近故名。该碉楼坐西向东,通高29米,共九层。入口位于碉楼东部墙面。传说在该碉楼顶部有一个印有超长脚印的石板,相传是修建碉楼的大力士留下的,脚印约有成人的一肘长。另据传说,曾经该碉楼与北碉以及莫斯都沟有暗道相通,在暗道内当背水的两人相遇时可以擦肩而过,而不会碰撞。关于碉楼的建造年代,根据法国人弗德瑞克·达瑞根对碉楼木片送样后进行的碳14测定结果,若布碉楼建于公元1230-1400年之间。
  马尔康县境内八角碉的另一精品是位于脚木足乡白莎村的波学碉楼。波学碉楼通高43.2米,共九层,是已知全国最高的八角藏碉。根据碳14测定,该碉楼建于公元1400-1470年之间。此外,马尔康还有精美的五角碉楼、与楼房相连的房碉、以碉楼形式建造,作为民居使用的碉房以及墙体上用白石镶嵌牛头、骏马等图案的碉楼。
  碉楼研究是考察和研究藏羌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碉楼是藏羌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奇迹。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游客开始关注碉楼,中国政府也已将藏羌村寨及碉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申报名单,相信古老的碉楼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