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发布时间:02-24

压玛:方便千家偏远藏乡农户的农机修理工

压玛(右)正在修理拖拉机

本网讯:(特约通讯员:叶强平 殷洁 文/图)2月24日,远离四川省理塘县城83公里、海拔3560米的下木拉乡细忠村,天气还有些寒冷,扎西维修店店长压玛带领徒弟正忙着为村民维修拖拉机,因为春耕在即耽误不得。

今年39岁的压玛在村里经营着一家300多平方米的农机维修店。由最初的小摊子,慢慢扩大成现今的规模,已经营了17年。2月16日,压玛被授予首届“四川省优秀农民工”。消息已在当地一传十、十传百,在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眼里,压玛技术精湛,平时又乐于助人,这项荣誉是实至名归,“压玛师傅的手艺没得说,人也是热心肠,谁家的拖拉机坏了,准要来找他。”细忠村村支书格勒说。

从“放牛娃”到“维修工”

1995年,17岁的压玛从理塘县中学毕业。从农村走出来的他,选择了回到自己的村庄,毕业后的3年时间里,他帮着家里干农活、去山上放牛,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当时,庄稼地里的活大部分靠人力,农用机械尚未普及,更没有人懂维修技术,家里的拖拉机坏了,很多时候还得运到县上去修理,是一件耗时耗财的麻烦事。农机普及是趋势,看到这一前景的压玛决定自己去学技术。1998年,他告别父老,到邛崃机场公司当农机维修学徒工。维修厂原本请他留在外面城里,但他拒绝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学好技术,也是为了方便乡亲们。一年之后,学成返乡,压玛凭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技艺日渐进长,成为乡里及邻近三乡千余农户口中小有名气的“维修工”,生意也随之越做越好。

勤劳打开致富门 一家致富帮大家

记者见到压玛时,他正蹲在地上修理一台拖拉机,时不时与身旁的两个年轻小伙子轻声交谈着。“这两位是我的徒弟”,压玛站起身,脱下沾满机油的手套,拍拍其中一位小伙子的背说道。据了解,压玛共招收了4位徒弟,都是附近村子的年轻人,其中3位来自贫困户家庭。

“我们每个人每月拿到3000元工资,包吃包住,”则工村的洛绒降央在维修店学了两年,他高兴地说,“在这里既学到了真本领,又领到了工资,压玛师傅对我们就像家人一样好。”

2016年,压玛还带着几位徒弟,参加了县上开办的扶贫攻坚就业培训班,进一步学习了农机维修相关技能。

压玛师傅的店内,各种维修工具和原材料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和地上。压玛随手拿起一个铁制农具说,“这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堆柴草时用的,平时卖25元一个”,又指着地上一个铁耙状农具说道,“这个工具也是我自己设计和焊接的,装在农机上,便于锄草,以前凭人力需要一天的锄草工作量,用了这个,几个小时就可以干完了。”根据高原地区的地形条件,压玛对犁头、收割机等多种农机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使之更加适应本地农用需求、提高农事劳动效率。

压玛师傅介绍到,现在一天的营业额至少有1000多元,他还打算利用返乡创业贷款的政策优惠,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办分店,让一些贫困户家中的年轻人学到终身受用的技术。“我是党员,有义务尽自己的一份力,带动大家共同脱贫致富。”压玛黑黝黝的脸上浮现着笑容。

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让乡亲们过得更好

在压玛家里,有两本厚厚的账簿,纸张已经发黄破烂,显然已有不少年头。这是赊账记录本。上面记载的时间最长的,已有十多年之久。

“哈拉村的扎巴家,条件不好,8年前赊了1200元;查卡村的索朗措姆,家里有老有小,又有残疾,他们家的钱我也一直没要……”,压玛说,写了赊账的,如果家中困难,他也不会让对方给钱,等有钱就还上。开办维修店以来,目前乡亲们都还欠他8万多元,总共为贫困户免除了6万多元修理费用。用他的话说:“毕竟乡亲们都不易,我现在过得走就帮衬一把”。

有的人家农机坏了,又不好拖运到压玛师傅的维修店里的,只要一个电话,压玛师傅就自己开车到别人家里去修,不收出工费,只收维修费。这样的事情十分常见,2017年2月20日晚上,格西村阿昂家里的拖拉机坏了,第二天一早又要用,压玛师傅骑着摩托车赶了7公里夜路,修好后只收了120元零件费。阿昂说:“要是拖到县城修,少了1000多元脱不了手,还不算吃住和耗费的时间。”

经压玛师傅之手修理的农机,已逾3万多台次。他说:“只要能给乡亲们带来方便和实惠,我的店一直敞开。”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