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涉藏地区>>青海

发布时间:03-06

我们为什么要去江河流域古村落体验生活呢?


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的继承等方面来看,玉树本土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古村落紧紧维系在一起的,古村落的生命是与居住在里面的人是紧紧维系在一起的,人一旦离开了古村落,古村落肯定会受到人为的、或者自然的损坏或者破坏,如果还有人在居住,肯定会对古村落进行局部的修缮、维护。保持古村落生命力的长期延续。


其实笔者认为,玉树的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的。老百姓除了季节性的虫草采集销售收入,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搬入新居的农牧民离开了自己原来的家园,进入城镇上去生活,他(她)们靠什么来维系生命?他(她)们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们并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科学文化水平非常有限,加之身无一技之长,就业问题随之而来。为此政府下属各相关部门每年也从不同角度为百姓开办了一系列的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班。可是从培训的成果来看还是并不明显。可以依靠一技之长就业的群众寥寥无几,掐着手指头可以数过来的也就那么几家,大部分群众生活依然艰辛。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会想要去古村落转转,去古村落、去体验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

一是这些古村落曾经是给我们提供挡风遮雨的石砌碉楼,拿布由加国古碉楼为例,这种碉楼形体结构非常庞大,整个建筑共有三四层,大大小小共有48间屋子,具有一定的防御军事功能,碉楼有瞭望台、有射击孔,有维系日常生活、维系生命的基本功能与基本设置,仅厨房就可以分为石磨炒面间,酸奶制作间,等等,它的整个布置与设置是非常合理的,生产工具、劳动工具在一楼仓库间,依然是在昔日的位置摆放整齐,虽然人去楼空,但是可以想象当年,他(她)们在通天河沿岸的农业、牧业状况,因为那些工具是最好的证明,可以想见到当年的人们是非常勤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人的思想品德较高,这受之于村落里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与习俗的传承,还有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在,可是人们一旦离开古村落,这些传承就随之会慢慢被人们淡忘了,消失还谈不上,毕竟刚从古村落搬出去。而这些没有人居住的古村落,也是很冷淡的,没有了人气儿,曾经,她是我们温暖的家园,是我们温馨的记忆,那个小院里,曾经住着一家可爱的脸庞。人是感情动物,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人没有了感情,没有了念旧的情结,那么结局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才要去记住乡愁,我们要记住曾经的过往,忆苦才能思甜,去建设更为独特的、极具玉树地域特色的、玉树的美丽乡村。

二是通过人们对玉树古村落的生活体验,实地走访,了解历史,老房子能够保护下来,而且人能住进去,让人们感受到古村落对历史的传承,对文化的传承,民族习俗的传承,所以要让人们亲自去体验,必须要有人去感受,才能让古村落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不去亲自体验,现在的许多小孩子是不懂历史的,也是不懂过去的。因为在城镇上长大的孩子,脑海里对玉树民居是没有印象的,是没有体会的。所以在体验过程中,还可以考虑争取将古村落转型升级为玉树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阵地,让他(她)们去听爷爷奶奶的故事,让他(她)们从古村落里感受到那些曾经的过去,艰难的过往,来参照对比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与居住条件的改善,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就实施因材施教、快乐学习、长大后能够掌握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而且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让下一代能够凭借自己所学的、所擅长的、专业技能实现就业。

三是2017年玉树文联提出玉树境内的通天河流域、澜沧江流域、昂曲河流域、英曲河流域、泽曲河流域、雅砻江流域、巴曲河流域等七大流域的古村落生活体验区建议,这是非常好的工作思路。

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关注她?因为我们都有一种对古村落的人文关怀与珍惜情怀在里面,面对日渐寞落的古村落,她不应该这样冷落下去,她不应该悄无声息,搁置在被人遗忘的角落。

对于玉树古村落的保护,许多摄影人陆续都有关注,也是每一个纪实摄影师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尤其称多县摄影家协会,在对通天河沿岸古村落的关注与拍摄、写作、宣传等等方面,前瞻性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拍摄与纪录,为保护古村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州上比较认可称多县,古村落保护力度很强,2016年国家审批通过的玉树传统村落,称多县就占了三个,分别为尕朵乡卓木其村、吾云达村、清水河扎哈村(会流动的黑帐篷村落),主要原因是称多县摄影家协会在每一次的拍摄纪录中,不断地去激励当地村民加强保护,加强文化自信,引导村民们的保护意识,宣传教育村民们不能丢弃老房子、不能丢弃老物件,人不能忘本,要记住乡愁,将来终将会有一天,建设玉树美丽乡村。(文 /郭福山 图/彭达) 

39.7K

上一篇文章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