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星期一 天气晴转阴雨
人间“天路”上的心灵之旅
结束采访,报道组的记者们还在反复提及五位河南籍的川藏线老兵。
下午2点多,报道组的记者来到二郎山早已停用的川藏线老路。
经过几番颠簸,在一处视野较开阔的地方,记者们停下来,采集一些关于这条老路的图片、视频。
记者们准备将这些图片和视频,与正在修建的雅康高速进行对比,揭示老路的难,展现雅康高速工程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正是在这条曾经的川藏天险路段,在偶然中,记者们与几位老兵相遇。
正是这次相遇,深深触动了记者们的思绪,让记者们对川藏线,对雅康高速建设工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了真实呈现当时的情况,记者们决定忠实记录当时的现场及事情经过。
几位老人,大约五六十岁。他们陆续走下一辆商务车。
老人们着装简朴,走路时,身板挺得笔直。其中一位老人身着白衬衣、迷彩裤、黑布鞋。
几位老人下车后,径直绕过一块已部分风化脱落,标注着“天然保护林”的水泥牌子,向密林深处走去。
老人们安静、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几位记者的注意。十几分钟后,老人们从密林中走出来。
记者迎上前,与他们交谈。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这几位老人都来自河南,曾经是川藏线汽车十三团的老兵。
老兵重访故地,究竟是为了什么?记者当即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介绍了甘孜日报正在全程直播雅康高速建设的事。
对于采访,老兵们没有回绝,开始向记者讲述此行的目的。
杨建伟老人告诉记者,这是几位河南籍老兵退伍40年来,第一次重返二郎山天险路段。
两天前,他们经成都到达康定,走了一趟折多山。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再继续向前。
杨建伟老人指着眼前的密林,谈起了往事。
1970年3月,杨建伟开车载着新兵第一次进藏。
在现在站立的地点,他第一次领略了山顶的蓝天、白云、青松,共同描画的美景。
但未曾想,在此后的汽车兵生涯中,杨建伟一再路过此路段,遭遇的都是冰雪和天寒地冻。
杨建伟的讲述引发了其它几位老兵的思绪。
他们告诉记者,70年代,从成都到康定要三天时间,到昌都要七天,到拉萨要半个月。
记者告诉几位老兵,现在雅康高速正在加紧修建。老兵当即追问通车时间。
当了解到今年年底,雅康高速有望通车到泸定,明年,有望通车到康定的消息,几位老兵有些激动。
老兵们表示,还要在有生之年,多回来几次,驾车驰骋雅康高速,体验藏区的新变化。
随后,在记者的追问下,几位老兵又准确介绍了自己所在连队曾经的番号。
他们告诉记者,十三团的番号虽然已经不存在了,改成了营级建制,但部队还在,二郎山还在,川藏线的运输还在,他们对这条路的感情还在。
老兵们询问了前方的道路情况,告别记者,继续向前,继续追寻曾经的足迹。
告别老兵,记者们当即将这一“偶遇”,配上图文,发送到直播平台。
几分钟内,几十人点赞,并进行了回复。他们被老兵们感动了。
老兵们的讲述,也将报道组记者储存在脑海中的一些画面和信息,串联在一起。
记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上午在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雅安端施工现场的所见所闻。
在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雅安端,“隧通山河,道通天下”8个字醒目地喷写在巨幅效果图上。
这幅效果图高挂于隧洞上方。最初,记者们只觉得,这8个字气势磅礴,隐隐感到其背后含义深沉,却说不出原因。
正是与几位河南籍老兵的相遇,让记者理解了,这8个字,是几代川藏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他们是最初修建川藏路的十八军战士,是常年奔走在川藏线上的汽车兵,是一代代川藏道路建设者,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记者们也理解了,在接受采访时,雅康高速二郎山隧洞的建设者们,为何一次次激动地谈到,他们运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谈到隧洞的挖掘进度。
下午4点多,在兴康特大桥施工人员的带领下,冒着风雨,报道组记者一身汗、一身雨,颤颤巍巍,登上横跨在大渡河上的巨型悬索桥。
站在距离水面300多米高的桥面,当听说这座壮观的大桥,从设计、技术保障、使用的建设材料、具体的施工,都是中国造的时候,记者们又一次想起了几位河南籍老兵。
记者们不知道,他们还有几次机会,亲眼见证雅康高速公路带来的种种变化。
报道组成员有80后,也有90后,大家对川藏线的过去是陌生的。
五位报道组成员未曾经历过二郎山曾经的天险、出行的艰辛。
遇见老兵,站在巨型悬索桥上,80后、90后的记者们渴望更进一步触摸历史和现实。
晚上,记者们拨通了杨建伟的电话。请他再讲一讲当年的故事。杨建伟提到了几位河南籍老兵共同的战友白油道。
他是十三团五连班长,在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牺牲在瓦斯沟路段,被汹涌的河水冲走,尸骨无存。杨建伟的讲述让记者们陷入了沉默。
有多少人曾经在川藏线上献出了青春、生命?在这条人间天路上,又有多少人正默默无闻挥洒汗水?报道组的记者们陷入了深深思索。
采访时,记者们经历的种种见闻,越发清晰地在内心深处延伸,勾画着一条与历史和现实有关的心灵之路。
报道组的80、90后记者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才真正开始走进历史,走向“二郎山”,走近正在建设中的雅康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