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杨仕成
过去的五年,是全省老百姓获得感最强、幸福指数提升最快的五年。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去年四川脱贫攻坚工作被国家列为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份之一。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降至4.3%。
四川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老百姓将享受到哪些民生福利?6月14日,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系列发布会第三场在成都举行,本次主题为“脱贫攻坚和社会民生事业”。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省卫计委主任沈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允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陈涛参与会议,并就热点问题接受媒体提问。
发布会介绍,过去的五年,是全省老百姓获得感最强、幸福指数提升最快的五年。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去年四川脱贫攻坚工作被国家列为综合评价好的8个省份之一。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降至4.3%。
脱贫的同时,社会民生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一组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下降到30%;全省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33万人、7128万人;41万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00万人……
未来五年,是四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脱贫攻坚和社会民生事业是治蜀兴川“六大重点任务”之一。
“四大片区”特别是藏区彝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抓好产业就业扶贫,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进度,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保障政策,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推动贫困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一村一幼”等重大工程。
发展壮大健康服务业,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全民体检资助制度,补好儿科、全科医生、老年医疗护理等短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推行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农民不仅有新房,还能参与设计新房。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乌蒙新村和巴山新居等住房安全工程,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农房设计、图纸设计和住房建设安全监督。
焦点问答
焦点1 防止返贫同等重要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
2020年四川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四川早就定下了目标。张谷表示,四川将确保完成到2020年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8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底线任务和刚性任务,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但2020年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据张谷介绍,全省还有272万贫困人口,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全省还有9064个贫困村、83个贫困县,平均每年贫困县摘帽接近30个、贫困村退出3000个以上。
其中,藏区彝区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藏区还有32个贫困县、163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1万人。彝区有13个贫困县、168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53万人。
“已经脱贫的,到2020年前还得再次检查。”张谷说,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同等重要,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支持。今年7月底前,将对2014年以来的脱贫户和退出村核查;2017年至2019年,每年12月底前核查;2020年6月底前,对全省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核查。
焦点2 让学生有学可上
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
增加学校数量,引导贫困家庭孩子就读职业学校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朱世宏说,四川要增加学校数量让学生有学可上、加强资助让学生能够上学、提升质量让学生能上好学、落实责任让学生都去上学,以及做好职教让学生增能增收。
朱世宏举了个例子,华蓥市永兴镇乐山寨4组的老谢一家,家庭经济很困难,去年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是累计1.2万元的教育资助金和每人8000元的助学贷款圆了孩子们的大学梦。朱世宏说,四川要建立健全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实施学前教育免保教费、义务教育“三免一补”、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民族地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高等教育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发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的救助作用,帮助全省53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贫困地区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四川要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向18.9万农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建设周转房,引导优秀教师校长向农村流动,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等。
“引导贫困家庭孩子就读职业学校,让贫困家庭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朱世宏说,四川将努力推动贫困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实施“9+3”职业教育免费教育计划,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免费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
焦点3 不让“病根”变“穷根”
省卫计委主任沈骥:
针对贫困患者将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阻断“病根”变“穷根”,健康扶贫正在不断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发布会上,省卫计委主任沈骥印象深刻,就在上周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召开的前一天,乐山市一位贫困患者说:“没有健康扶贫,我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站着跟大家说话,能抬头看上天。”究其缘由,这名贫困患者患了“强直性脊柱炎”,造成整个脊柱和双侧髋关节僵直,患病23年,他的身体完全呈90度弯曲,不能支撑起来。去年以来,他在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做了三次免费手术,矫正身体的畸形,最终恢复健康站起来。
“原来他是劳动力完全丧失,现在恢复了部分劳动力,这为他未来脱贫致富奠定基础。”沈骥坦言,就在去年底,四川380万贫困人群中,有184万是患有各种疾病的贫困群体。
针对此,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贯彻落实好健康扶贫的各项政策,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沈骥表示,省党代会后,四川的健康扶贫政策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首先是精准识别。”在贫困人群中要识别出来与疾病相关的致贫因素,并精准分类。就医疗和医保扶持而言,针对贫困患者,四川确定了“十免四补助”医疗政策,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结算,减免诊疗费。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措施,除基本医保外,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未来,每个贫困患者都将有一个签约团队,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安排专家到县到当地就地集中诊疗重病病人。
焦点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省人社厅厅长戴允康:
今年要实现47.9万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发布会上,省人社厅厅长戴允康表示,总体上,整个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部分行业企业生产波动还是比较大,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有压。
就关注的重点群体而言,今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40万人,预计达到42.2万人。还有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今年我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任务很重,这个群体今年涉及14个地区、103个企业、职工3.6万人。最后,摸排今年计划脱贫的105万贫困人口中的劳动力底数,其中,贫困劳动力为47.9万人。“要让这个群体就业,他才能脱贫,甚至他家庭才能脱贫,但是这部分群体一般年龄比较大、文化程度比较低、就业技能比较缺乏,就业扶贫难度很大。”
负重仍要前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每年确保新增就业100万以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工作稳中求进、稳定大局。
如何促就业?政策而言,目前,省人大常委会正在研究制定《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这意味着,作为人力资源大省,四川将促进就业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将有更加充分的政策和法制保障。
针对重点群体,也将有一系列举措促就业。例如,对就业扶贫而言,今年着力抓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跟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充分开展劳务合作,在省内成德绵等发达地区跟三州开展劳务合作。
焦点5 农房建设统一管理
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陈涛:
全国范围内率先让农房建设有法可依
安居而后乐业,当前,四川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基础条件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高寒山区和部分民族地区,房屋建设成本较高,施工条件复杂。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陈涛告诉记者,从政策机制和技术方面入手,四川正着力推进农房建设水平提升。
从政策机制上看,今年四川出台《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从规划选址、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等方面对农村住房建设进行规范,“全国范围内,率先让农房建设有法可依”。建立农房建设统筹领导小组,多部门合作,对农房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协调。“矛盾得到调解后,工期加快,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现在这个机制已在省、市、县三级建立,正在运作。”
另一方面,今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将农村住房建设纳入政府统一管理,目前各乡(镇)政府已初步建立农村住房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并制定农村住房安全应急预案。6月底前,全省将先期完成2016年1月至今的新竣工和在建农房安全排查工作。
从技术层面上看,抓农房选址,优先选择靠近水源、靠近交通通道的安全地方建设,对于能够修交通通道的,住建部门会同交通部门修一些村道。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还将抓紧对农村工匠的培训。此前,住建厅组织村镇干部培训,由这些老师再组织工匠培训。陈涛告诉记者,农村建房跟城市建房不同,可能没有什么专业施工队,亲帮亲、邻帮邻的情况更多。“这时候要有‘明白人’掌握现代技术。去年我们培养了工匠一万多人,今年上半年已经培训八千余人。他们掌握了熟练的建房技术,就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高工效,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