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清晨,一场大雨之后,成都的“老朋友”西岭雪山又与我们相见。 本报记者 陈鹏 摄
在各类城市“幸福感”评比中,成都向来是“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有力争夺者。然而,去年入冬以来,持续的重雾霾天气,让成都人的“幸福感”不断打折。
“痛”过之后的成都,自揭伤疤,“铁腕”治污,以持续的环保攻坚战,“一天一天地往回追蓝天数”。
仅半年多时间,成都人又开始用蓝天、雪山刷屏了。虽然环保压力仍然很大,但“壮士断腕”般的努力和行动,让人们对绿色未来有了更多信心。
“老天爷”不给力,人必须更努力
“北方城市起风3小时可以吹开雾霾。可成都呢?等风来?等雨来?都指望不上。”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锋君说。
“老天爷”不给力的同时,城市急剧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又快速加大:成都实有人口已超过2000万;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80万辆,仅次于北京;上万家“小散乱污”企业多年来野蛮生长;413条河渠为黑臭水体……
内外夹击之下,成都已无退路,必须杀开一条治污“血路”。首先是定下覆盖天上地下、立体治污的“法”;其次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再次是让监管真正“硬起来”:对偷排漏排超排行为“零容忍”,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小散乱污企业彻底关停,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地全部装上扬尘监控,污水全部进入管网……
直击“痛点”的“三板斧”,正从精神状态和行动力等方面,逐渐推动着城市绿色面貌的改变。
以“微创新”积淀大变化
日产生垃圾1.2万吨的成都市,一年的垃圾装在车上,可以绕城市三环路100多圈。处理好庞大的垃圾,是治污绕不开的考验,焚烧发电成为选择。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到2018年,成都将实现垃圾“零填埋”。通过一系列创新思维和手段,垃圾变成了资源,垃圾处理还成为“静脉产业”。
“微创新”改善着城市治理,不断激发出污染防治的“新点子”:如今在成都,每条河流除了“河长”,还有“河警”,辅助“河长”巡查执法;垃圾分类实行积分制,积分可免费兑换生活用品;开发成都环保APP,群众可随手拍随手发,政府部门跟进查处等等。
“想尽一切办法,抠好每一个减污的细节。”王锋君说,蓝天就是靠一点一滴的“微创新”积累出来的。
雪山、蓝天刷屏表达信心与期盼
春夏之际,由于天气优良、透明度高,成都人多次有机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远眺雪山。海拔7500多米的贡嘎山、6200多米的四姑娘山、5300多米的大雪塘……一一尽收眼底。
雪山、蓝天刷屏了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成都,许你一个看得见雪山的阳台”,许多人用这句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着期盼和信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