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来源:甘孜日报 发布时间:06-14

色达县公路建设走笔


让农牧民致富有道

色泥路施工现场。

昔日出行观天色,今朝“玉带”穿村过。初夏的色达,广袤的乡村被清晨第一缕阳光撩拨得生机盎然:一条条道路干支相连、村村相通、交织成网,一辆辆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满载着农牧民喜悦来往如梭,勾勒出一幅幅乡村繁华美景。

◎本网记者 陈斌 张兵 实习记者 汪青拉姆 文/图

“伤心路”变“高速路”

 村民出行不再难

6月12日,记者来到省道454(色泥路)建设工地,看到沿线的挖掘机、搅拌机、铺路机来回穿梭,一支支施工队伍日夜奋战,一个个技术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到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高寒、边远、贫穷、落后”是人们对色达县的印象定格。作为全省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交通不通,一直是制约色达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前的农村牧区,由于路难行,农村牧区的经济作物和农畜产品都运不出去,人们守着“金山”过苦日子,经济自然上不去,生活水平难以提高;自交通攻坚战实施以来,色达县绝大部分农村牧区道路都有很大程度改善,从而打破了农村牧区的自然封闭状态,促进了当地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受益于此也在逐日提高。

亚龙乡下邱果三村毗邻省道454线,是个纯牧业村。记者走进该村,宽敞平整的柏油路犹如一条条最美“缎带”,从国道、省道延伸向广袤原野,延伸至农牧民家门口。

“前两年,由于大车碾压和缺少养护,致使这段路到处都是大坑小宕,每次坐车经过这里时,感觉全身都要被抖散了。尤其是碰到雨雪天气到乡上或是到县城办事,就算穿了雨靴,也会溅得满身都是泥水。而且因路不通,外面的商贩不愿来村,自家的农畜产品一年到头卖不了几个钱。”说起以前的路,下邱果三村村民洛乐一脸“伤心”。

“如今随着公路的改扩建,在我们眼里这条过去汽车根本跑不快的‘伤心路’就快变成一条‘高速路’了,而且等这条路修好了,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村,农畜产品不再愁卖了,日子也更有盼头!”谈及村民们以后的生活,洛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周边村民出行、农畜产品运输均依赖这条路;目前正在进行路面水稳工程,水稳结束后,就可以铺沥青了!”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邓忠向记者介绍,自开工以来,公司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倒排工期,各项工程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快速推进,现在已经进入施工尾声,大家更是全力冲刺,确保早日通车。

构建城乡交通“大网络”

推动全县交通大发展

近年来,无论是公路干道的规划设计、加宽改造,还是公路改扩建、通乡油路的建设,色达县抢抓交通发展机遇,全面开展交通建设,积极构建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大力保障城乡公路的安全运营和广大群众的便捷出行,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为了把通乡油路修成人民群众的满意路、放心路、致富路,色达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到现场检查指导通乡油路工作,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深入到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县交通运输局更是严把质量关,定期或不定期到施工现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作为一个偏远的、落后的牧区县,交通基础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色达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扎西让布告诉记者,该县立足全县城乡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弯道急和通路不通车、晴通雨阻的实际,把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路面等级作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实,通过大力实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等,使全县的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逐渐构建起以“国省干线为骨架、通乡公路为支撑、通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满足了农牧民“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的出行要求,促进了城乡交流和农村经济发展。

据扎西让布介绍,新的一轮交通大会战启动以来,色达县先后对国道548线、国道317线、省道454线、省道455线进行改造提升,并大力实施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使“四纵四横七联”的骨干公路网与134个行政村通村路脉络相联,让群众出行不再难。同时,色达县还建成县级客运站,开通城市公交线路,加力推进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市场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农牧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农牧区公路在全县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方便了农牧民的出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扎西让布说。

一条路,富了村民;一条路,带动了村庄发展;一条路,盘活资源,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今,色达的交通现状持续改善,不但方便了农牧民出行,也加快了物流进程,盘活了当地产品流通,增加了群众收入,必将成为农牧民脱贫奔康、致富增收的经济命脉。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