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11-19

干部群众齐心抗险 打赢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应急抢险救援战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

四川新闻网甘孜11月19日讯(记者 梁鹏)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的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系川藏界河。2018年深秋时节,几番险情让川藏之交的金沙江水不再平静。

10月11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先后两次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形成堰塞湖,将金沙江截断,直接威胁着上下游数万群众的生命安全。但在各级党政军警民多方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打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

第一次险情:滑坡阻断金沙江 救援力量紧急集结

“不好了,金沙江水断了。”10月11日上午7点过,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吉突然接到相邻的生公村一位村民的电话。生公村是绒盖乡距离金沙江最近的村子。11日清晨,村民发现原先奔涌的金沙江突然没水了,赶紧打电话给村干部,但因为信号不好,几次没打通,最后打到了多吉这里。

几乎在同时,绒盖乡党委书记根忠翁姆也接到县里电话,“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根忠翁姆回忆。

原来,10月11日上午7点10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形成堰塞湖。

灾情发生后,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11日上午,白玉县和甘孜州先后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中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省水利厅派出的工作组赶赴白玉县。下午3点,堰塞湖蓄水量已接近1亿立方米。四川省防指和西藏防指正式命名该堰塞湖为白格堰塞湖。下午4点30分,省防指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与此同时,金沙江沿线各县、水电站、水库,各级水务、国土、气象、测绘、消防等部门都第一时间响应,短短1天时间内,省州县三级及各职能部门的应急救援力量迅速集结起来。

 
前方工作组行走在干枯的江道里
11名突击队员冒险突击 发回现场第一手消息

11日上午8点,白玉县召开了第一次应急抢险会议。会上决定了两件事。一是马上派出一支突击队赶到堰塞体。二是核查人员伤亡情况,立即疏散危险区域的群众。

会议结束后,由白玉县县长阿央邓珠和县委副书记胥东带队的11人突击队就出发了。在地图上,从白玉县城到堰塞体的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左右,但在崇山峻岭之中,想要顺利抵达极其艰难。乘车只能到达距离江边7.5公里左右的则巴村,剩下的路程则全是布满灌木丛的陡坡峭壁。队伍借用了当地村民的摩托车,继续冒险前进。

上午10点过,突击队抵达生公村一个山坡上,看见了堰塞体。随后,突击队继续出发,下午5点过,突击队终于抵达了距离坝体约200米远的地方,并在这里用卫星电话向后方播报了信息后,便攀上了高约70米,宽约200米的堰塞体实地查勘,并再次向后方汇报了情况。

现场勘察发现,堰塞体坝体平均约40米高、高度最高达到了约100米。“我们没敢在上面多待,一方面天快黑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安全。”白玉县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局局长铁塔说。

不久后,白玉县消防大队和县公安局的人员也抵达了现场。当晚,大家在附近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升起火堆,度过了第一夜。

山体滑坡造成堆积很高的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坝体

堰塞湖自然泄流 险情得以解除

10月12日,国务院工作组抵达白玉县指导抢险工作,并组成了前方联合指挥部。当日15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了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而就在2个小时15分钟后,一个令人欣喜的情况出现,江水从金沙江堰塞湖坝体较低处形成一条小溪溢出,溢出水流速度约为30立方/秒。到10月13日上午8点30分,白格堰塞湖自然泄流流量超过5000立方米/秒,已大于金沙江上游来水量,当晚10点左右,白格堰塞湖实现“出入库平衡”。10月14日下午2点,四川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结束10月11日16时30分启动的IV级和10月13日18时30分启动的III级防汛应急响应。而此时,包括白玉县县长阿央邓珠等在内的第一批抵达堰塞体的抢险人员已经在野外坚守了4天4夜。14日起,前线人员陆续开始撤退,但仍有不少人一直坚守到10月17日。

车辆无法前行,白玉县民兵以及相关应急队伍将救灾物资顺着小路背上现场
第二次险情:原址再发生滑坡 全省应急更加迅速启动

11月3日下午5点40分左右,原“10.11”山体滑坡点再次发生滑坡,金沙江再次被阻断,而且这次的滑坡规模要比第一次更大。

根忠翁姆和乡干部们立即行动起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的紧急疏散工作更加顺利。到当晚8点,绒盖乡处于危险区域的则巴、生公、协塘、优巴4个村的150余户村民就得以全部疏散。

同时,全省的应急响应更加迅速的启动起来。11月4日,前线应急处置组抵达新形成的白格堰塞湖。根据现场查勘和测算,以及水文情况,四川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梁军意识到,这次必须要实施人工干预了。

大型机具陆续开往堰塞湖坝体,行进路上

决定实施人工干预 提前18小时打通生命通道

11月4日上午,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抵达四川。而专家内部也迅速形成了统一意见,必须立即对堰塞体实施人工干预。

应急管理部牵头组织四川、西藏两省区有关方面视频调度和专家会商,先后提出了炸药炸、水炮冲、机器挖等多个人工干预方案。11月5日和6日,国、省专家组先后多次前往堰塞体现场踏勘,现场研判会上,最终在6日上午锁定通过“机器挖掘”的人工干预方案。

前线指挥部通过会商后,决定从绒盖乡则巴村打通一条通往金沙江边的道路,再沿干涸的河床向北抵达堰塞体的通道。

“必须开辟一条大型机械能够通过的道路。”前线指挥部下了死命令,要求在11月9日之内必须打通到坝体的道路,将机械送上去。

就在专家组紧急会商人工干预方案期间,从各地增援的大型机械就已经陆续抵达集结。

11月5日下午3点左右,从下游叶巴滩水电站调来的水电五局的2台挖掘机最先抵达白玉县城,没做停留就立即向则巴村方向前进。

负责护送这2台机械前往的白玉县当地人员,是县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局局长铁塔。下午3点半,运送挖掘机的拖车抵达了绒盖乡俄巴村,到达则巴村需要翻越则巴山,约24公里路程。但这24公里却走得异常艰难。

因为村道路太窄,拖车到俄巴村就走不了。怎么办?

大家当机立断,挖掘机自行前往。但履带式的挖掘机最高行进速度只有每小时3公里,而且高速行驶时间过长后,驱动轴承发烫极易损坏。铁塔立即安排了一辆皮卡车,来回运送凉水,每隔45分钟到1小时给挖掘机淋水降温。

6日凌晨,则巴山上突降暴雪,路面结冰湿滑,挖掘机行进困难。“你把一边骑到排水沟里,慢慢走。”铁塔冒着风雪一直在前方给挖掘机照明带路,一路上不知滑倒了多少次。

11月6日凌晨5点40分,经过13个小时的艰难行驶,2台挖掘机成功抵达则巴村,立即开始打通到江边7.5公里生命通道的施工作业。

7日,又有7台挖掘机抵达则巴村。当天中午,道路开辟工作开始全面推进。人轮班机器不休息,经过半天一夜的的不间断施工,终于在8日早上8点过将通往江边的7.5公里通道打通。挖掘机继续沿着相对平坦的河床向上,开辟通往堰塞体坝顶的道路。8日下午2点28分,来自水电五局的挖机手赵明喜将第一台挖掘机成功开上坝顶,比预计时间提前了18个小时。

白玉县公安干警紧急转运群众物资

24小时连轴作业 人工导流槽泄洪成功

从挖掘机抵达坝顶那一刻开始,挖掘泄洪槽的工作就启动了。按照挖掘方案决定先从3010米挖掘到2955米。总共有12台挖掘机(甘孜11台,西藏1台)、4台装载机在坝上作业,几十名机械手换班不换机,24小时连轴转。

11月10日上午,在累计开挖约2.4万立方米土石后,2955米高程导流槽基本贯通。此时水平面距离泄洪槽还有几米的距离。等待还是继续挖?

再次会商研判后,前线指挥部决定继续挖掘到2952米。“挖掘工作也存在诸多风险——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导流槽边坡垮塌;堰塞体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溃坝;另一侧,山体滑坡地质本来不稳定,还有再次塌方的风险。”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毛德忠介绍,部际联合工作组为此制定了安全方案,加强监测预警,动用了无人机、北斗卫星、边坡雷达以及人工盯梢等等。“有一次,山体发生小型滑坡,挖掘人员根据预警信息迅速撤离,安全之后又重新投入紧张的挖掘工作。”

12日凌晨4点,是预计的过流时点。那一晚,现场所有人都没有睡。

“彷佛等待产房生产一般,期待、焦虑、紧张都有。”毛德忠说,在焦急的等待中,预想的过流效果并没达到。12日18时,经应急管理部派出无人机巡查发现,导流槽泄有3处漂浮物,如堵塞导流槽,将影响过流效果,要想再清理非常危险,也非常困难。省指挥部随即研究决定,确保安全前提下,做好派出先遣部队通过人工打捞的方式排除阻挡泄洪障碍的准备。此时泄洪槽已经形成,堰塞体的积水在不断上涨,水压在不断增大,水流速度在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去做人工干预,风险十分大。

就在次日先遣部队集结完毕备战之时,泄洪槽终于达到了预计的水流量,漂浮物已被冲走,过流成功。12日18时,导流槽实测流量2.5立方米/秒;13日7时50分,过水断面实测流量63.1立方米/秒;14时,估算过流流量800立方米/秒,堰塞湖面开始下降;18时,泄流流量已达到3.1万立方米/秒。

13日下午,应急管理部通报,人工干预符合预期,断流超过200小时的金沙江上下游已贯通,断流问题解决。11月14日23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结束11月12日4时启动的II级、11日12时启动的III级和3日22时启动的IV级防汛应急响应。

干部群众齐心共抗险情 重建家园信心满满

“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还离不开广大藏区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甘孜州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整个抢险救援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当地的普通藏区群众们。

他告诉记者,抢险期间,在绒盖乡俄巴村通往抢险一线的道路边,村民们自发搭起帐篷,备好干粮茶点,免费送给往返奔忙的抢险人员。在从则巴村通往坝体的生命通道上,来自则巴和生公两村的上百名藏族村民自发成立了摩托铁骑队,从11月3日开始直至抢险结束,每天沿着崎岖的山路不间断往返运送抢险人员和物资。不少搭乘了摩托车的专家和抢险队员想要给车费,都被村民们推了回去。

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体坝体

“发生这么大的灾难,党和政府第一时间赶来救援,我们做这点事情不算什么。”参加铁骑队的39岁村民巴登多吉说。

应急抢险工作告一段落,但后续工作却没有结束。堰塞湖泄洪后奔涌而下的江水冲毁了下游多座桥梁,此前堰塞湖水位上涨和泄洪也导致白玉、得荣、巴塘等县多处房屋、农田被毁,牲畜被冲走。截至11月13日,仅甘孜州白玉、得荣、巴塘等县在第二次白格堰塞湖险情中就转移安置18849人,重返家园恢复重建成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11月17日下午3点,在漫天飞雪中,白玉县金沙乡八吉村安置点,42岁的泽拥和同村的邻居们围坐在火堆边,她手中的纸杯里盛着县人民医院医生专门熬制的预防感冒的中药,村里的民兵们正张罗着给火堆上架一个挡雨挡雪的棚子。虽然室外气温已逼近零度,但防风帐篷里依然温暖,安置点供电供水等设施齐备,还挂起了看电影用的投影幕布。

“有党和政府在,有村里的干部在,没什么好担心的。”村民泽拥对重建家园满怀信心。

八吉村村支书根秋尼玛的内心更加坚定:“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会把家园重建好,会把未来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图由白玉县委宣传部提供)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