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近千万亩沙化土地,92.3%分布于川西北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治沙,是这里的重中之重。川西北高原上,人、草木和沙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很艰难
沙地不能保水,也没有腐殖质,还有霜冻和雨雪,林草很难种活
很努力
禁牧,做草方格和沙障,种红柳
新方法
改善土壤结构,变沙为土,地里可以种土豆了
一线观潮
“就这里拍一张,对比太明显了。”5月21日,刚爬上一道山梁,省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处科员姜建军忍不住掏出手机。对面的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治沙点,姜建军11年前就来过。彼时,这片8000多亩的流动沙丘上,红柳刚刚栽下,沙障还没布好,大风吹过,细细的沙粒随风起舞,砸得脸生疼。如今,流动的沙丘被半人高的红柳和密密麻麻的沙障降服。随着春天的到来,黄沙上开始冒出细细的绿芽。
这样的治理模式,将有可能被取代。新方法是用化学药剂和生物方式让“沙”变“土”,进而让沙地重新披上绿装。□本报记者 王成栋 付真卿
老故事
沙地5年以上才能初步恢复植被,治一亩要花七八千元
德香村治沙点,用尽了禁牧、做草方格等措施,沙地的植被覆盖率从10%提升至40%。但这,还达不到重新放牧的要求。
“其实,不恶化就很好了。”跟沙漠打了快30年交道的若尔盖县科技局副局长张玉峰说,如果把潜在沙化土地比作潘多拉魔盒,那么,盒子里装的就是细沙。川西北地区有多条大江大河的古河道,表层土最多半米厚,浅的只有几厘米。土层之下,就是细细的沉积河沙。
打开这个盒子的元凶,是天气、人、鼠兔、旱獭和牛羊。旱獭和鼠兔不仅抢夺牲畜的口粮,还四处挖掘窝洞,让土层下的黄沙暴露在阳光之下。
川西北草原沙化的最大“元凶”,还是人类自己。“过度放牧的草地上,牧草能有十多厘米就不错,封禁的草场一年能长30多厘米。”红原县瓦切五村牧民泽让多尔吉说,草原上的人都知道,牲口越少的草场,草长得越好。
治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最难的是如何把林草种活。沙地既不能保水,也没有腐殖质,种下了林草,也很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即便种得活,这些“营养不良”的草木,也很难扛得住漫长冬季里的霜冻和雨雪。多年来,治沙人采取工程或生物方式,用牧草或者红柳做成的草方格固定流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这些措施,一般需要5-8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初步恢复地表植被,成本高达七八千元一亩。
“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省林科院林研所所长鄢武先坦言,多年来,川西北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治沙模式,要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
新故事
用化学制剂变沙为土,种草改土,沙地亩产土豆200斤
若尔盖县唐克镇嘎尔玛村外,一场雨夹雪后,山梁下的红柳和小草格外鲜嫩。
穿过铁丝网和护栏,记者来到了一处面积1500多亩的治沙点。这里没有草方格,也没有沙障。有的,只是固定流沙的红柳,已经抽芽的披碱草和燕麦草,以及一片收获过的土豆地。
不做沙障、不做草方格,还能种土豆,这块土地到底有什么魔力?
去年开始的“沙漠土壤化技术应用研究”试点,在这片流沙治理时使用了植物性纤维黏合剂等化学制剂,尝试将细散的高原沙粒黏合起来,存住沙地里的水和养分。
技术在内蒙古和新疆均已实验成功。实验表明,化学制剂干预后,沙子之间有了某种相互约束的关系,可以让沙子在湿润时是流变状态(湿土稀泥巴)、干时是固体状态(干土团),并在两种状态中持续、稳定地进行转换。同时,实验过的沙地,所需灌溉量比当地节水灌溉定额低10%至25%。
“这跟过去不一样,新的治理方式先从改善土壤结构入手。”张玉峰说,有了土,就不怕长不出叶子。
还有生物措施。张玉峰指着脚下的植物说,多年生的红柳和披碱草能够固沙。一年生燕麦草则是直接改良土壤的“专家”,在沙地上也能够短短几个月长到半米高,“风一吹,它的秸秆就倒在沙子里,地表腐殖质就有了。”这些草木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物种,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也不会“水土不服”。
“所以,我们才敢种土豆。第一年亩产就有两百斤,在高原上算很不错了。”若尔盖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化学制剂干预和生物措施双管齐下,当地沙化土地地表植被恢复周期缩短为三至五年,且成本降至2000-3000元/亩。
“我们希望,这片土地上永远是蓝天白云和绿地。”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川西北高原上,人、草木和沙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只要方法得当,一定会是草进沙退。”
蹲点手记
荒漠变绿需要坚守
□本报记者 付真卿
5月22日,我们抵达潮湿温暖、森林覆盖率80%的松潘县黄龙乡,鼻子里不再干燥得流血。置身于翠绿山林,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倍感舒畅。身旁黄龙乡党委书记的一句话,却让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一天之前。他说,我们这里气候好、土壤好,种什么都好。
黄龙乡的村民们忙着给一片新林清除疯长的杂草,若尔盖、红原的牧民们却在为草长得这么难、这么慢而发愁。
10年前,我以游客的身份第一次到若尔盖,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让人误以为这一片绿,过去、现在、将来都这样繁茂地存在着。但事实上,草原早已受到沙化的威胁。
红原的一处治沙点,从2008年至今,用了11年时间才将植被覆盖率从10%提升到40%,这在当地已算非常不错的成果。
气候变暖、风大、地下水下降、鼠害……我们在采访时得知了许多造成草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但人为的因素无法忽视。我们不得不为曾经欠下的生态债买单,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再加重破坏,无论是控制放牧规模、退牧还草,还是改良土壤、优化草种,实现真正的草畜平衡,仍然任重道远。
两天的采访,治沙人的艰辛与坚守,令我们敬重。但更让人欣慰的是牧民们意识的转变。在红原县瓦切五村,承包了1.3万亩草场的泽让多尔吉说,他的草场从来没有遇到沙化的威胁,因为他深知保护草原的重要。大字不识的他专门去研究草原的土层结构,还跟科研机构签下合作协议,指导改良草种和轮牧方式。
让荒漠重新变绿野,需要这种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