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建筑>>居民建筑

来源:海东时报、中国藏族网通 责编:顿珠曲珍 发布时间:06-24

石砌墙:藏式建筑牢固的基础

捕获.PNG


雄伟的山峰、清澈的河流、纯净的蓝天、虔诚的教徒,还有那一座座庄严肃穆而朴实无华的传统寺院,相信很多长期走访青藏高原的人们都曾不止一次地发出过赞叹。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些传统寺院建筑的墙大多以石头砌成。这种看似简单的砌墙技艺,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长期的实践证明,石砌技艺完全适应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和资源条件,也和当地藏族百姓的生活习俗及生产方式相适宜。而在我市循化县就有这么一个村庄,这里男子素来有从事砌墙技艺的传统,几乎人人都会砌墙,很多著名的砌墙建筑艺术工匠均自出这里。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循化县大力加山麓、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村和小康文化村的宁巴村,一起了解藏式垒石砌墙技艺的独特魅力。

工艺传承600年

藏族垒石砌墙技艺是砌建藏族传统民居和宗教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艺是石匠以取自天然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各种石块,加之具有一定黏性的黑土,用石斧、木槌、墨盒等简单的工具和原始的手量目测法将石块按严格的施工工序层层垒砌至墙顶的专门的建造技艺。

在宁巴村,砌墙手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石匠”。今年55岁的宁巴村村民公保扎西从事藏族石砌已有30年了,据他介绍,宁巴村垒石砌墙技艺历史悠久,该技艺以师带徒、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宁巴村已保留有600 年的历史。

为什么在青藏高原常见的藏族垒石砌墙技艺能在宁巴村传承这么多年?如果你走进宁巴村,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其实,砌墙技艺之所以传承于道帏藏族乡宁巴村,与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分不开的。记者走访发现,宁巴三面环山,且山大沟深,石头资源异常丰富。因此,也就有了该村男子素来有从事砌墙技艺的传统,而且几乎人人都会砌墙,技艺高超者,则专门以此为业,公保扎西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这种砌墙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整个墙体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平整美感,可它的平整不是来自人工切割机对石材人为加工后砌出来的平整,也不是城市建筑中遍布的砖混结构所造成的那种完全标准化的平整。它的平整,全部来自石材本身经过自然造化的那种天然的平整。

砌筑时,砌筑工匠仅依内架砌反手墙,全凭经验逐级收分。在砌筑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找平,然后用木板平铺作墙筋,以增加墙体横向的拉结力,避免墙体出现裂痕。在墙体的交角处,特别注意交角处石块的安放,这些石块既厚重,又硕长,以充分保证墙体石块之间的咬合与叠压程度。同时还要注意墙体外平面的平整度和内外石块的错位,禁忌上下左右石块之间对缝。细微空隙处,则用粘土和小石块填充,做到满泥满衔。

石砌墙这一看似简单的建筑,实则是石匠们夜以继日付出很多的心血才完成的。上山采集每一块石头、仔细砌筑及认真填抹每一层泥,这些都倾注了每位石匠的勤劳、耐心及高超的技艺。一个石匠艺人的高超之处在于,可以根据石头的硬度、形状、大小、平整度进行千变万化的随机组合。这个工序所具有的神奇魅力,全是靠着石匠的手量、目测,靠着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来完成的。这种垒砌的技艺,把一种永远充满变化的结构和永不重复的建筑视觉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它的难度应该说远远大于用规格整齐的砖块砌筑的墙体。

砌墙就是积功德

在公保扎西看来,宁巴石砌墙早就己经不是孤立单纯的建筑了,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幅壮观的宁巴历史画卷。

公保扎西家中有五个兄弟,三个姐妹。其中大哥拉浪华道、二哥才让南杰和公保扎西三人从青年时期至今都在做藏式建筑,他们三人都是技艺精湛的石匠。公保扎西是2012年11月宁巴村商议决定申报县级砌墙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

19岁那年,在家务农的公保扎西跟着父亲去拉卜楞寺工地做小工,而这也为之后他成为一名石匠打下了基础。“当时我哥哥在学习砌墙手艺,我打下手,长此以往,就对砌墙技艺有了一定的兴趣。”公保扎西说。在打下手的同时,他留心石匠的每一个动作和技巧,加之哥哥的悉心帮助,很快,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公保扎西已经可以上手一些简单的砌墙动作。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砌筑,但公报扎西内心仍然相当满足。

在之后几年当中,公保扎西在哥哥的带领下先后修建了文都康莫寺大经堂和古雷寺大经堂,任务也是砌墙角。其实,这时公保扎西的砌墙技艺已经达到了匠人水平,只是哥哥还不放心让他去做。为了能够做一名匠人,也为了帮哥哥减轻负担,公保扎西决定要在哥哥面前“露一手”。这一出手果然见效了,从此,公保扎西不再是哥哥身后的“小跟班”,开始了他的“石匠”之路。

“之后,我自己开始做‘果哇’(包工头)承包工程,在瓜什则寺还做了嘉央拉康边玛墙的活,修建了兴海县赛宗寺的十轮佛塔。在建祁连县么热乡威海贡巴十轮塔这个工程时,我主要做技术员,指导石匠的做工。”公保扎西自信地说。

接下来的十几年中,公保扎西辗转青甘两地,当“果哇”承建工程,名声也越来越大。“看着自己高质量修建的建筑,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修建寺院的过程中其实也在为自己积功德。”公保扎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努力传承古老技艺

然而,随着藏地大部分宗教性建筑已修建完成,加之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来袭,近几年来,宁巴村寺院砌墙技艺的市场萎缩,石匠们难以找到工活,加之石匠老手艺人相继离开人世,年轻人又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保留于该村近六百年的石砌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传承和保护这个技艺势在必行。

其实,宁巴垒石砌墙技艺目前的处境,早已被公保扎西的儿子仁青才让看清。为了能让这一民族建筑文化继续传承,2016年9月在北京央企工作了7年的仁青才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回家。

创办青海藏式建筑工程公司是仁青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宁巴石匠经验丰富,名声在外,但今后宁巴石匠要以提高藏式建筑质量和发展民族建筑为目标,不断学习新的现代建筑学的精髓,从而改进建筑精度,细节上控制整个建筑质量,使藏式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须走企业化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公司目前是海东市唯一一家拥有古建资质的公司。“公司把逐步培育一支具有高超技艺的藏式建筑团队作为目标,有了人,技艺才能传承下去。所以,宁巴石砌不能断在我们这辈人的手中。”这是仁青才让朴实而又真挚的想法。

“我出生在一个土生土长的藏族家庭,从小在从事藏式建筑的氛围中长大,在大伯、二伯及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对藏式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仁青才让说,后来,我通过亲自参与藏式建筑的修建及长期研究,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民族建筑的结构及理论知识。

“今后,我将带着一份责任,让宁巴石砌技艺在高原上生根发芽。”仁青才让说。翻看仁青才让的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他正带领着宁巴石匠正朝着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前进。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