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县委中心报道组 张德禧/文 胡英强/图
沙江村莴笋基地
八美镇位于道孚县东南部,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312户4438人,2014年精准识别是认定贫困村4个,建档立卡户197户647人,贫困发生率15.5%,自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八美镇立足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截止2018年底完成4个贫困村150户557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随着道孚吹响脱贫摘帽的号角,八美镇以“党建强村、产业旺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的思路,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产业振兴推动群众增收”的工作方式,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一条八美脱贫攻坚群众增收的发展路子。
党建强村,筑牢基层堡垒
每年3月,中古村都会召开党员大会,从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入手,听取各个党员对完善《村规民约》的建议意见,在集中绝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和愿望,经村民代表会讨论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形成依规办事、按约办事的良好氛围。
这是中古村加强村级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一直以来,中古村聚焦村级班子建设,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要求,把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威望高的党员选入村级班子。其中党支部书记科洛已连任三届,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多次获得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村党支部实施紧紧抓住党员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从自身做起,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先将自家房前屋后整理干净,清理村道两旁、清理河道,从一开始村民认为这是党员的“作秀”到群众主动参与其中,居住环境变干净了,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增加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我们班子坚持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碰头会,集体研究落实有关事项,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科洛介绍说,在党建引领治理上,中古村健全定期邀请群众评议村两委工作的完成情况,增强村干部履诺尽职的责任意识,确保各项社会管理工作规范运行,营造干部干事、群众放心的良好氛围。中古村共有197户701人,目前,已发展党员2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培养储备村级后备人才5人。
同时,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重视基层、强化基层导向,每年每村有11万元作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州县财政拨款为村三职干部购买600元/人/年的养老保险,县财政专门拨付近15万元为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正在莴笋基地中劳作的沙江村村民
产业旺村,致富一方百姓
走进八美镇沙江村,连片的莴笋在公路边格外引人注目,阳光下绿油油的莴笋叶更加鲜艳,村民们穿梭在其间除草、播种,十分忙碌。
沙江村位于八美镇和协德乡之间,全村有121户4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49人,过去村民一直以种植青稞为主,因青稞市场狭窄,很多群众家中都储存了不少的陈年青稞,收入十分有限。2018年八美镇党委、政府经过检测土地酸碱度、日照时长、气候海拔和查阅水文资料等方式,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通过多次需求论证引进了道孚县绿洲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在该村发展莴笋种植这个优势产业。八美镇党委政府多次与村两委协商,经过群众大会同意后,村上将产业发展基金15万元作为股金入股企业,同时以480元/亩流转300亩土地种植莴笋,企业先向村委会支付集体经济保底金3000元,村两委与企业签订合同时,合同中写明基地务工人员必须安排本村人员,在本村务工人员不足时才安排附近村,同时公司负责统一销售莴笋。
产业落地,群众受益。村民拉姆此刻正在莴笋基地务工,她家流转了6亩土地种植了莴笋,务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仅去年一年她家就有0.6万元的收入。
“我们之所以选择沙江村是因为这里高海拔、多日照、低气温的自然条件,虽然莴笋生长期缓慢,但其在绿色生态环境中长大,品质高、色泽好、营养价值和口感都十分丰富,而且错季销售能够让莴笋卖个好价钱。”公司的负责人邵顺雷这样说。
村上的第一书记王旭算了一笔收入账,2019年全村流转了600亩土地,预计人均劳务工资2750元,人均增收3350元,户均增收10910元,2017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00元,后续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莴笋基地务工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年底还有村集体经济的分红,2018年底我就主动脱贫了。现在,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该村村民次昌算出了自己的脱贫账。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集体要发展、群众要增收就必须有产业的支撑。2019年,道孚县委县政府围绕G350沿线百公里产业带、鲜水河流域产业带和玉科、八美牧旅融合区,全力打造油菜花2万亩、黑青稞2万亩、黑木耳120万棒,高原特色露地蔬菜6000亩、特色中藏药材7500亩、特色畜类养殖3000头,形成“一花二黑三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直接带动全县两万多群众增收致富。
文化兴村,劲吹文明新风
晚上六点,卡玛村民格绒的电话不停的响起,她迅速的换上藏装、戴好配饰,和几个朋友匆忙的朝着村活动室走去,原来是村锅庄队每晚在这里排练锅庄,整齐划一的舞步、原生态的唱腔,大家专注的排练着,你一唱我一答,歌声飘向远方,让这个高原小村格外的热闹。
卡玛村是一个有111户452人的高原村寨,村锅庄队由卡玛村村民组成,表演的服装都是自己置办的,服装和服饰能够达到基本统一,劳动之余是他们的排练时间,春节、藏历新年、七一建党节和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锅庄队都会为大家送上他们精心准备的“文艺大餐”。
“脱贫攻坚以来,村里一天一个样,不仅路修通了,有了村活动室、文化室,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收入也在增加,大家在劳作之余还能唱唱歌跳跳舞,用歌舞来歌唱美好生活。”锅庄队的小德科说到。
近年来,道孚大力推进文化兴村、文化强村建设,活跃和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县129个村新建了村级活动室、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和文化墙等,组建了60支文艺队伍开展文艺活动,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群众的喜爱。
旅游美村,打造特色小镇
民居的游客
一大早,雀儿村雪域客栈老板公确手机上美团的订单响个不停,不到上午11点,最近三天他家的民宿都预定满了,不得已他只好暂时关闭了美团的订单。
公确是地道的八美人,从2010开始经营民宿,从一个房间到现在9个房间的民宿,他坦言,自2015年开始八美的旅游呈井喷式发展,无论是去往色达还是前往丹巴,八美是一个非常适合落脚的地方,特别是近两年来八美的旅游优势越来越明显,他家的民宿在旅游旺季基本上天天满房,预计2019年将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
今年4月八美镇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道孚县委县政府庚即启动了八美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提升工作,从城乡人居环境治理到村民养成文明新风逐一分解工作,不断探索“山林花石、泉村城寺”八美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努力将八美的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八美镇环境变美了,名气大了,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来自广东的游客张旭因雅拉雪山专程来八美旅游,刚来的时候非常担心这里的住宿条件,本打算只停留一天,但看到这里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打算在这里多住上几天,享受惬意的旅游时光。
雀儿村村民桑吉登张由衷地感慨八美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说八美的时候觉得是乡下,现在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八美越来越火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变美了,希望更多的人来八美游玩,大家都能吃上了旅游饭。”
“随着乡村振兴的开始,又一轮最美乡村将显现,道孚县委政府正在推动八美镇“文化旅游小镇”提档升级,八美将从“环境美”迈向“发展好”、从“风景美”迈向“群众富”,进一步发挥本地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集聚人气、引领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互促、最美乡村与农民富裕并进的良好局面。”县委书记蒲永峰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