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7-31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特别报道】一块木质借据背后的筹粮故事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收藏的借据

四川新闻网阿坝7月30日讯(记者 徐昭磊 张宇 摄影报道)松潘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B组的最后一站。

1935年7月,红军长征陆续到达松潘毛尔盖一带。由于几个月征战,连翻几座大雪山,部队十分疲劳,粮食供给也十分困难。中央决定在毛尔盖休整,休整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筹粮,没粮不可能走过草地。

在红军爬雪山时粮食矛盾不突出,但过草地时,缺粮成了要命的事儿。当时正值青稞成熟的季节,由于当地群众受到官府和反动头人的误导宣传,全都逃进了山里,红军没有办法只能组织战士到田里收割一部分青稞。

借据(毛儿盖镇政府供图)

7月18日,红军总政治部下令收割藏民田里的麦子。并作出规定:(一)各部队只有在用其他办法不能得到粮食的时候,才许派人到番人田中去收割已熟的麦子。(二)收割麦子时,首先收割土司头人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去收割普通番人的麦子。(三)收割普通番人的麦子,必须将所收数量,为什么收割麦子的原因等(照总政所发条子)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番人回来可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工钱。(四)只割已成熟的麦子及其粮食,严格禁止去收割未成熟的麦子及洋芋等。

在松潘县毛儿盖镇克藏村邱洛组村民仁青卓玛家中,保留的一块木质借据,见证了这段历史。

木质借据(毛儿盖镇政府供图)

这块木板长约1米、宽约20厘米。80多年过去了,木板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见,顶部是三个横排的繁体字“割麦证”,下方小楷竖排写了5行文字,主要内容为:老庚:我们在这坵田内割了青稞一仟斤,我们自己吃了,这块木牌可作我们购买你们这些青稞的证据。 请你们归来以后,拿住这块木牌,向任何红军部队或苏维埃政府,都可兑取与我们吃你们青颗价值相等的银子、茶叶与你们所需要的东西,在你们还未曾兑得这些东西前需要好好保存这块木牌子。前敌总政治部 麦田第××号。

仁青卓玛(毛儿盖镇政府供图)

仁青卓玛听父亲讲过,红军来时所有人都非常饥饿,“根本没有想到,当年的红军在那种情况下,还会为我们留下这样的借据,这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想凡是在红军借过粮的所有人家都可能留下了同样的借据。”据悉,目前在毛儿盖一带发现的木板借条只有两块,另一块被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收藏。

据仁青卓玛回忆,因家中无人识汉字,不懂得珍贵,以前在旧房子内红军留下的贴在木板上的所有纸条都销毁了,这块木牌也是在大概20年前拆除旧房子时无意发现的,后经一位本地离休干部解释,才得以保存至今。如今,仁青卓玛一家住进了新修的房子,家中种了一大片青稞还养了羊。“红军当年借的青稞,早就还清了。” 仁青卓玛说,她们一家会世世代代永远保存好这块借据,会永远对国家和党怀着一份感恩的心,让家中子女尽全力为社会多做贡献。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