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九寨沟,经历了地震重创的九寨沟景区,依然是美到窒息的童话天堂。图为诺日朗瀑布再现“雄伟壮观的瀑布”。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震后两年,灾后恢复重建步伐一刻不曾停歇——
1 生态修复保护
优先启动实施13个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重建项目。目前,全县已完成保护区外震损林地植被恢复1.84万亩,修复珍稀动物栖息地1.85万亩,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基本达到震前水平
2 防灾减灾能力
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14个地灾防治项目完工7个,采用INSAR遥感监测技术调查地灾隐患,使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隐患点
3 基础设施和城乡住房
漳扎小学、第二人民医院等32个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类民俗项目基本完工,并陆续投入使用。全面完成1.76万户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138户城乡住房恢复重建
4 全域旅游
加快建设总投资75亿元的熊猫谷、甘海子等景区项目,积极培育体验旅游、康养旅游业态,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格局
本报记者 徐中成 程文雯
8月6日,九寨沟县一个叫新二拐的地方,因地震垮塌裸露的山体已栽上柏树,一层一层,生机勃勃。49岁的雷七斤正和10来个白河乡太平村的村民一起,加紧给这些树木铺草垫,“这相当于给树和草种盖床被子,起到保湿作用,存活率就高了。”
此前,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指导恢复重建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在五大重建任务中,将“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震损林地的清理和植被恢复,就是九寨沟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的先导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保护区外震损林地植被恢复1.84万亩,修复珍稀动物栖息地1.85万亩。”九寨沟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量说。
159个工程造林地块栽上耐旱易活树种
雷七斤所参与的震损林地植被恢复,是当地一处工程造林点,面积有192.7亩。由于区域山体位置偏远陡峭,高约两三百米,局部坡面角度达50°,被视为九寨沟县震损林地植被恢复项目中治理面积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一个治理点。
“治理分了四个步骤来实施。”项目现场代表欧平贵告诉记者,先是人工一点点清理震损林倒掉的树木和危石,再用铅丝笼装石块砌成挡墙,用土石袋装泥土码成阶梯,每隔3米左右,就做一层。然后运来有肥力的土壤和耐旱易活的本地树种、草籽,进行栽种撒播。最后就是浇水灌溉和铺草垫,提高林草植被存活率。
在治理现场,记者发现今年4月撒播的草籽已长出嫩嫩的新芽,绿意盎然。
受“8·8”九寨沟地震影响,九寨沟县直接受损的震损林地面积达27.32万亩,在九寨沟县城到景区的路上,这些垮塌裸露的山体,远远望去像道道刺眼的“伤疤”。
因此,去年1月,九寨沟率先启动震损林地清理。同时,对受损林地进行摸底调查,编制修复方案,采取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启动震损林地植被恢复项目。
治理中,九寨沟还积极发动受灾村民和贫困户参与植被恢复项目。目前,景区外划分的159个工程造林地块均已种上岷江柏、连香树、花楸、云杉、疏花槭等树苗。
黄土梁大熊猫走廊带种上30万株箭竹
在九寨沟县黄土梁片区,栽种的箭竹已长出新枝,特别醒目。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刘斌说,这说明黄土梁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修复取得初步成效。
黄土梁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位于九寨沟县勿角自然保护区内,连接王朗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与岷山山系大熊猫种群遗传交流及其栖息地连通的关键节点,但受“8·8”九寨沟地震影响,这条走廊带林地受损,加剧了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降低了栖息地质量。
灾后重建中,相关部门专门编制了项目修复方案:采取大熊猫主食竹抚育复壮、补植补造、林下栽竹等措施,修复黄土梁、施家堡—小河、黄土梁—王坝楚等3条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共修复面积5万亩。其中,九寨沟黄土梁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补栽大熊猫主食竹、修复栖息地2万亩。
去年8月,刘斌带人在勿角乡蒲南村菜家沟尝试栽种了40多亩箭竹。结果发现,采用栽种一窝箭竹用2公斤牛羊粪的方法,种植的箭竹成活率达85%以上。今年3月24日,项目施工方推广使用此方法,目前已栽种了30万株箭竹、0.8万株连香树和1.7万株白桦树。
刘斌说,项目建设完后,还要通过连续3年的抚育和管护,确保受损植被真正恢复,有效改善大熊猫的栖息和迁移环境。
此外,勿角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园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下一步,这里将开展大熊猫公众展示、野外驯化及科普教育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