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省部级问题官员接踵落马,涉及多个省份的人事调整正在展开。记者观察发现,此轮调整,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即为“补缺”意味明显;第二是多个省份组织部长或纪检书记易人,为深化改革及强力反腐提供组织保证。
多个要职补缺:异地任职和“空降”引关注
8月31日官方公布,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巴音朝鲁出任该省省委书记一职,成为现任省级地方党委中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一把手”。他的前任王儒林另有任用。同时,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超良任吉林省委副书记。
近来,一些省部级官员频频调动。前不久,山东省副省长邓向阳调任安徽省委常委,填补了因王炯转任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产生的常委空缺。至此,安徽省委班子补齐13名常委。
同日的消息显示,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擢升为市委常委,填补了因赵凤桐调任国土资源部造成的市委常委空缺。
这种“补缺式”的人事调整还出现在浙江和云南。8月11日,袁家军被任命为浙江省副省长。他此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今年3月,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蔡奇离职。据报道,蔡奇已被调中央有关机构任职。
8月4日,中共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被任命为云南省副省长。这应是前期沈培平落马职务调整的后续。经此番调整,云南省政府领导班子形成“1正8副”的格局。
省级层面职位频频调整的同时,一些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的空缺职位也获得填补。接替此前落马的万庆良和张田欣,日前,任学锋和高劲松分别履新广州、昆明市委书记。
其中,身兼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的天津副市长任学锋,此次“空降”广州,打破了31年广州市委书记在广东省内选拔的传统。有媒体发现,1965年10月出生的他,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
纪检、组织系统密集人事调整 护航反腐改革
在反腐整风高压推进的当前,观察此轮人事变动,纪检、组织系统的高官调整备受瞩目。
8月30日的消息显示,接替现年63岁的臧胜业,辽宁省委秘书长陈超英调任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前不久,今年63岁的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王寿祥亦卸下重任,由原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接棒。
同样是接替63岁的王俊莲,日前,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林铎调任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值得一提的是,林铎此次走马上任,也属“重操旧业”。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他曾在北京市交通局、公路局担任过纪委书记一职。
组织系统人事调整方面,8月下旬,接替今年1月升任中组部副部长的陈向群,“65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调任中组部部务委员(副部长级)兼干部二局局长。
事实上,周祖翼这样的副部级高校党委书记交流至政坛组织系统任职的案例并不少见。譬如,2013年11月,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就“学而优则仕”,离开学界转战政坛,担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外界注意到,此次上调中组部的周祖翼,拥有组织系统工作经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他曾担任过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一职。
此外,江苏、上海两地组织部长亦相继调整。原安徽、黑龙江组织部长王炯、徐泽洲,分别就任江苏、上海组织部长。有媒体统计,至此,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14个省份调整组织部长人选,多为平调或空降。
分析称,在反腐和改革“双管齐下”的当下,纪检和组织系统“一把手”的人选至关重要,需要经验和素质过硬的人担当此任,不管是从年龄还是履历来看,上述人事调动多体现了这一点。
尽管人事调整密集展开,但随着高压反腐持续推进,全国目前仍有诸多职位空缺,其中不乏省委常委等要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大力度反腐,导致官员落马,补位工作非常关键,中央也非常慎重,特别是对于一把手的选择。
汪玉凯指出,“目前的情况整体还是在常态中,一些重要岗位尚没有合适的人选,应该是还在具体的筛选中,不一定局限于当地,可能从全国官员中进行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