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建筑>>碉楼

来源:青海日报 责编:顿珠曲珍 发布时间:02-28

藏式碉楼——藏乡最美代言

班玛,藏语意思为“莲花”,也就是莲花盛开的地方,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班玛,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 这里不仅有青海最大的原始森林,还有许多羊肚菌、鹿角菜等美味可口的野菜,大黄、黄芪、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等名贵的中草药也产自这里。

班玛,一年四季都很美。虽说是高原,但这里气候不干燥,氧气充足,植被茂盛。行走在这里,人们的心灵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清晨,站在玛可河边,闭上双眼,面对原始森林和藏式碉楼,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是多么的舒畅、惬意的事情。不得不说,班玛是一个放飞心灵的地方。

班玛藏式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年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楼群落之一。班玛藏式碉楼主要分布在班玛县灯塔乡的班前、可培、格日则村,其中班前村内有碉楼近百座,大多有300年以上的历史,这些碉楼由专业的藏族石匠修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藏式碉楼是由藏族先民用石头建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方形建筑物。一般高三、四层,在高层有窗,可以抵挡外敌入侵。随着时间的逝去,已经成为古迹,在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也有商家建造,作为吸引游客的装饰。

青海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荒原上的石堆成为人们建筑房屋的主材。藏族人用石块石片垒砌出三四层高的房子,因形似碉堡而得名碉房。碉房虽然年代久远,但在房间的功能分配上,却一点儿也不逊于现代别墅楼房。碉楼和民居本是两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居住之处称为住宅,是先民息止之所,也是人类最原初的、最大量的建筑类型。碉楼则为具有防御功能的军事建筑。

中国古代文献对碉楼这种建筑最早加以记载的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冉夷駹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今四川西北茂县)……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这里说的“邛笼”是目前所见对碉楼建筑最早的称呼。

在文明早期,人们以氏族为单位组织生活、生产并共同抵御外地入侵。这时候出现的是“依山据险,屯聚相保”的聚落联防形式,并且防御性的单独碉楼在碉楼与村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氏族社会转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社会形态。碉楼随之发展的更深层次则是碉楼与居住空间在空间上结合,这形成了在村落整体防御之外的第二道防御屏障。

位于玛可河林区的灯塔、亚尔堂等乡的农牧民,有世代居住于山顶的习俗,两岸的藏式碉楼民居,依山势高低错落,全部是用石料砌成,这种碉楼在其他藏族聚居区很难见到,和闻名的四川丹巴碉楼相比各有特色。

穿梭在这些藏式碉楼中,让你充分感受这800多年历史的藏式碉楼带来的不一样的震撼……

站在班玛县后山俯瞰县城,古朴的碉楼掩映在彩林之中,真是绝美的景观。不禁让人感叹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还能生长出这么多天然的树木,足见生态环境之好。

碉楼多建于山上,纯粹由石片堆砌而成,坚固耐用,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大多数都还有人居住。驾车沿着山路往前走到红军沟附近,藏式碉楼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灯塔乡班前村,是藏式碉楼最为密集的地方,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商业化气息。

山脚下的碉楼,傍河而居,非常密集。山腰和山顶的碉楼没有那么密集,却更显气势。这样连体的碉楼想必是大家族共居的家,可以算得上是碉楼中的别墅了吧。这些独特的藏式碉楼民居、佛教寺院、革命历史遗迹红军沟等,构成了这里多元的旅游元素。

2011年,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国家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班前村名列其中。如今,藏式碉楼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块招牌。

沿着蜿蜒流淌的玛可河,欣赏着一路上的美景,藏式碉楼隐隐约约掩映在风景优美的原始森林中,一棵棵树木矗立在玛可河旁,仿佛保卫家园的勇士,风雨无阻,永远挺立。

班玛县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班前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在上海援建的大力支持下,班前村的旅游业发展很快,茂密的森林、逐渐增多的野生动物,历史悠久的藏式碉楼等吸引着八方来客。

传统的藏式碉楼外墙糊满了牛粪,炊烟随着落日的夕阳袅袅升起时,村民巴桑经营的青年驿站,便热闹了起来,当人们行走一天,藏式碉楼是最好的休息地,回到藏式碉楼家庭宾馆,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坐在休息厅吃着巴桑亲手做的酸奶,喝着醇香的奶茶,听着原生态的藏族歌谣和村庄里老人小孩充满欢乐的笑声,望着远处的风景,心中的所有杂念早已抛至九霄云外,唯独有的尽是眼前的美景和无限的遐想……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