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托新村整齐的藏式小楼
碧空如洗,白云缭绕,金沙江在连绵的青山下奔流不息,高山河谷间,坐落着一座依山傍水的藏寨。远远望去,栋栋藏式民居色彩鲜明,宛如高原上美丽的格桑花。这里,就是德格县龚垭乡雨托新村。
徜徉村内,更是美景如画:整齐的二层藏式小洋楼引人注目,清爽干净的村间道路旁开满了格桑花,太阳能路灯沿路排列,民居小院门前,老人和孩子们在阳光下嬉戏……微风吹过,柳叶沙沙作响,仿佛整个村子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在大山里住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73岁的村民色然说。雨托村曾是德格县最贫困的村之一,全村117户村民分散居住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纳日山深处,进出只能靠摩托和马,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都非常艰苦。“今天能住得这么好,全靠成都高新区的帮助。”
纳日山下的雨托新村整齐洁净
搬下山 住进好房子
从不通消息的高山来到“五通”新村
原来,在了解到雨托村的情况后,成都高新区对口支援工作队谋划实施了新村建设项目,将散居在高山中的117户村民搬下山来,集中居住到金沙江畔的新村。雨托新村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高新区提供对口支援资金2200万元,不仅为居民修建住房、文化室、活动室,实现了路、水、电、手机信号、广播电视“五通”,还通过产业基地等集体经济让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
记者登门时,色然正在家里看电视,见有客上门,立刻招呼我们坐下,热情地让我们享用水果、糕点。记者留意到,色然的家整洁敞亮,藏式家具美观、大气,家中电视、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
“坐在家里就能看电视,拧开龙头就有自来水,这样的生活从前想都不敢想。”说起过去的生活,色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雨托,意思就是松耳石上的村落,听上去很美,但却是全乡唯一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手机信号、不通广播电视的五不通村。”
“没得自来水,我们只能走几公里山路,靠肩膀把水背回来。没有公路,下一次山特别麻烦。看不到电视也上不到网,山外头发生了啥事不晓得,山里头有啥事外头也不晓得,跟外头的联系只有靠人下山来传口信,基本就不通消息。村里有啥事,也只能派个人挨家挨户去通知。到了晚上,照个亮只有靠油灯……”
生活如此艰苦,但当高新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和当地干部上门与村民们商量整体搬迁的计划时,很多人却犹豫了。一方面,村民主要的收入来自牦牛养殖,下山后,到草场的距离就更远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山上住惯了,怕下来不习惯, “还有个原因,大家也很舍不得辛辛苦苦修的房子,特别是那些老人。”色然说。
对于村民的顾虑和整体搬迁面临的难题,高新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科学统筹,一个个加以破解。部分村民守住“穷窝子”不放的“观念转变难”,队员们就层层深入动员,依托村两委和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领村民整体搬迁。高山河谷“山沟子”的“成片用地难”,工作队就通过精准规划选址,将原本零散搬迁的农户所占用的大量土地纳入统一规划,以集约方式“腾出”新村建设用地……
新村建设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很多村民拿不出更多修建新村的自筹资金。对此,工作队与当地村委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以每户按每平方米两天无偿为新村建设务工的形式,确保每户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剩余不足的资金则由县委和乡党委统筹安排。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雨托新村在新址拔地而起,村民们都住进了水电便捷、环境舒适的新居。
雨托新村建起了蔬菜种植大棚
在新村 过上好日子
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增收
住“好房子”的问题解决了,怎样才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呢?高新区对口支援工作队认为,改变以前单一的“输血”式扶贫,要建立产业“造血”式扶贫模式,让村民实现持续增收。
雨托村耕地少,草原面积小,发展传统种养殖业不现实,但新村地处德格县、白玉县、江达县三县交界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围绕“一村一产业”发展思路,成都高新区积极对口支援雨托新村发展集体经济,在江畔建设了蔬菜种植大棚,向县城供给新鲜蔬菜,同时建设“雨托花园”藏家乐,为往来旅客提供餐饮、聚会服务。
如今,在公路的另一侧不远处,几处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茄子、莴笋、辣椒等数十种蔬菜,有的大棚蔬菜已经可以采摘销售。刚给大棚蔬菜浇完水的村民白马泽仁脸露喜色:“从前我放牛、种地,辛苦一年收入也就千把块钱,现在一年差不多1万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只村里有大棚,不少村民的院坝里,也建立了小型的大棚。“以前,老百姓要吃青菜,只能到乡上或者县里买,不仅贵,而且路途遥远。”高新区派驻德格县龚垭乡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彭见林介绍,“新村成立后,工作队帮助村民们在新房门前的空地上建蔬菜大棚,搞起庭院经济。县上免费提供种子,村上有专门的农技员提供技术,村民们种植土豆、萝卜、小白菜等,不仅丰富了自己家里的蔬菜食用品种,还可以通过销售增加家庭的收入。”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见藏家乐内,不少邻县居民、出游团队、自驾游客正在这里享用各种特色美食,“这里的藏家乐可为来往旅客提供餐饮、聚会等服务,已成为德格县闻名遐迩的旅游接待点。”彭见林说,“尤其冬天的时候,还有旅客专程过来享美食,赏雪景嘞。”
不仅如此,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雨托新村专门建设了村级活动室。记者看到,室内摆满了有关国家政策、德格惠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科普知识、诗歌文学等的读本。村里还专门邀请了10余名老师为村民学员授课,内容涉及法律宣讲、惠民政策、户籍管理、农业技术及病虫防治、维修技能、家庭卫生、藏汉文教育、藏文书法、绘画、手工品培训等。
“有村民就是在这里学会了摩托车维修,在村口开了一家自己的店铺。”色然说。
旧貌新颜
德格县城:风貌改造助力全域旅游
行走在德格县格萨尔大街上,仿佛进入了一座文化的古城,一砖一柱都承载着岁月的洗礼,焕发出特有的容光。行走其间,不时能看到游人拿出手机将城市的美景记录下来。
高新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范天云介绍,过去的德格县城并不是这样。原来,德格县城地处色曲河两岸河谷地带,城市空间狭长,拓展区域严重不足,导致城区建筑密集“无广场”、风貌凌乱“扎眼睛”、两岸衔接“桥梁少”、河岸断道“转不通”、街道狭窄“种不起树”、旅游基础“很脆弱”等问题突出。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高新区特别从对口支援资金中拨出3500万元,用于城市的风貌改造。
据介绍,旧城改造和风貌提升工程凸显藏文化元素与建筑设施和外观风貌的有机统一,在主体建筑达到要求的同时,着力在窗棂、屋檐、回廊、鹊卓,以及店招店牌等方面强调民族文化特色和“绛红色”主基调,做到了地域特色文化和时代风貌有机结合。
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坚持改造与打造并行,打造城市风貌,新造城市景观,塑造鲜花县城;坚持连通与打通齐抓,建设流畅美丽河岸,通过新建桥梁,打通左右河岸步游通道及城区断头路,形成环线;坚持疏密与延展兼顾,建设文化主题广场;坚持优化与补充同进,建设功能完善的城区,注重公共服务,优化路网、电网、水网、通信网,适当补充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设施。
事实上,通过旧城改造项目风貌提升工程,今日的德格县城已被建设成为业态上的全域旅游特色县城、文态上的圣洁康巴文化名城、生态上的太阳河谷鲜花县城,极大地提升了德格县城游客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
数字点击
自2012年起对口支援甘孜州德格县以来,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紧密对接德格需求,科学谋划,建立健全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对口支援措施。已累计投入资金达6亿元,共计选派686名“高精尖缺”技术人才支援德格。目前,按照“12693+N”高新援德模式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已规划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27个,涉及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智力援助和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
据悉,“1”是紧紧围绕脱贫奔康这一条主线,确保德格县脱贫摘帽;“2”是抓住扶贫产业发展和脱贫条件改善两个关键;“6”是推进资金投入、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人才支援、推进智力支援、推进企业支援、推进平台支援;“9”是实施新村建设工程、整村脱贫工程、产业发展工程、产业富民工程、园区建设工程、民生改善工程、平台建设工程、脱贫引领工程、智力援助工程共9项工程;“3”是建设德格县百村“抱团发展”康巴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园区、建设德格县百村“抱团发展”牧旅商扶贫产业园区、建设德格县百村“抱团发展”格萨尔文化扶贫产业园区3个扶贫产业园区;“N”是实施N个规划外对口支援项目。
记者手记
不仅是真金白银 更有真知灼见
“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从德格县的一句俗语中,可见当地海拔之高,地势之险,高新区对口支援干部所面临的身体挑战,也由此可见一斑。
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对口支援干部们不惧艰辛,深入一线,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了帮村民解决子女读书的学籍问题,他们来回多个部门协调解决,为了让受伤瘫痪的村民生活更加方便,他们用双肩把轮椅送上海拔4000多米的村民家中……
“成都高新区对口支援德格,带着真金白银,带着真知灼见,切实解决了德格脱贫攻坚的现实问题,破解了扶贫产业的很多难题。”他们的真情付出,得到德格县委书记嘎绒拥忠的高度评价,也让广大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孟骅 白洋 摄影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