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壤巴拉非遗传习所的一位画师正专心绘画。
远眺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
9月10日下午,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镇壤塘村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30岁的更滚坐在靠窗的画架前,全神贯注地描画着一幅唐卡;妻子俄吉坐在画室另一角,同样专注地粘制堆绣唐卡。
“以前我在家放牛,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名画师。”见记者来访,更滚夫妇热情起身相迎。
从一字不识的牧场放牛娃,到壤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觉囊唐卡代表性传承人,更滚人生轨迹转变的背后,是当地助力农牧民脱贫增收的探索之路,是壤塘县将非遗文化“软实力”发展成脱贫奔康“硬支撑”。
一个故事
学会画唐卡,放牛小伙过上好日子
蓝天白云下,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主体建筑周围,一幢幢独立小楼拔地而起。“这是我们高原的画家村。”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余海庆介绍,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集文化技能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居住生活于一体。创业园里除唐卡、藏香、藏药等传习所,还规划建设了285幢民居,其中78幢免费提供给优秀非遗传承人入驻,传承当地传统技艺。
更滚夫妇入驻的民居,在六区第三幢,房子上下两层,共300平方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靠画唐卡赚钱,还能住上免费的大房子。”更滚说。
更滚是壤塘县尕多乡尕多村牧民家出生的孩子,从小帮家里放牧。他很喜欢读书,还曾偷偷跑到学校看别人怎么学习,但因家庭条件限制,一直没有上学机会。16岁那年,他得到家人支持,到当地唐卡传习所学习画唐卡,命运从此改变。
唐卡传习所不仅有实操课,还开设了藏、汉文化课,更滚在这里学会了画唐卡、国画和简单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在传习所老师带领下,他多次走出壤塘,前往上海、北京等地交流学习。
“现在壤塘画唐卡的很多,画国画的很少,我想在唐卡国画绘画方面有所突破。”说着,更滚从柜子里拿出一大摞证书。其中,有“壤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觉囊唐卡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作为优秀毕业生,目前更滚留在传习所工作,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加上唐卡销售提成,每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更滚说,“以前我是什么都不懂的放牛娃,是脱贫攻坚改变了我的命运,以后我会一直把唐卡画下去、传承下去。”
一条路径
非遗保护传承,3000余农牧民受益
壤塘意为“财神的坝子”,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14年初次识别,全县共有44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3.3%;贫困户215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3%。
但壤塘县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有以觉囊唐卡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壤塘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把文化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创办非遗传习所、建设文化产业园等,持续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县有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等47个非遗传习所。
走“非遗+旅游”之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壤塘县打造集非遗技能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文化脱贫奔康于一体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目前,47个非遗传习所中,已有20余个搬进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
在该创业园壤塘觉囊唐卡传习所大画室,记者看到20多名画师正专心绘制唐卡。传习所管理人员依柔介绍,这些画师和更滚一样,都是传习所第一批毕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到传习所学习前,有的人甚至一字不识,经过七八年的文化知识和唐卡画技学习后,现在每人均能独立完成唐卡创作。
“描好后要给买家过目,待买家同意后,才能开始画。”25岁的藏族姑娘俄尖措正用铅笔描一幅唐卡,她是众多画师中的一位,家住上壤塘乡仁棚村,家中兄弟姐妹4人,因为妈妈、奶奶长期生病,家庭经济困难。一个偶然机会,俄尖措进入唐卡传习所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现在,她是壤塘县“县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绘唐卡每年可以给家里增收六七万元。妹妹冬珠姐看到姐姐的变化后,也到创业园陶艺传习所学习,希望能改变将来的生活。
“创业园将来不仅是文化传习地,更是旅游目的地、脱贫奔康示范地。未来这里将会打造成4A级景区。”壤塘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不仅“富”了群众脑瓜子,更“富”了群众钱袋子。截至2019年底,壤塘县已累计完成44个贫困村退出、2105户10121人脱贫的减贫目标。目前,壤塘全县已有3000余名农牧民通过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拓宽了增收门路。
周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华 徐中成
本版摄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