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中最突出的致贫因素之一,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持续补齐的民生“短板”。
近年来,壤塘县紧紧围绕“小病不出乡,常见病不出县”的目标,大力发展医疗硬件建设和专业技术团队培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更多选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我们县医院在2018年就创二甲医院了,现在看病都不用出县。”“就连村上的卫生院都修得很漂亮!”……提及近年来壤塘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群众赞不绝口。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壤塘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构筑起了坚实的卫生健康屏障,谱写了壤塘卫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着力解决看病“难”
9月16日,在壤塘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里,70多岁的绒姆对正在查房的医生甲玛比着手势表示感谢。她的儿子四郎曲批说:“妈妈的病多亏了甲玛医生的医治,很感谢甲玛医生。”
“绒姆脑出血,昏迷了七天七夜,现在清醒好转了,患者即将康复出院,每次来查房她都不停地向我道谢。以往遇到脑出血患者,我们只能尽快转往临近条件好的医院,有时在运转途中患者脑出血会加剧,危及生命。”甲玛坦言道。
据了解,该院选派有基础、有潜力、立志成才的20余名业务骨干到成都大中型医疗机构开展眼科、中医科、儿科和肛肠科等进修培训,提升当地医护人才医技水平。
随着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的到来,不但为壤塘县人民医院壮大了医疗队伍,也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好经验。
“以前,我是住院部的护士,今年1月到检验科跟着杨医生学习,三大常规检查、先进设备的使用等都学会了,现在能独当一面。”次仁拥措告诉笔者。
次仁拥措口中的杨医生是来自成都青羊区第九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生杨建珠。“我来时,这里的医生腾出宿舍让给我们住,他们全搬进了板房。怕我们生活不习惯,医院还专门安排了一间房作为我们的生活食堂,特别感动,此次援藏的目标是为壤塘培养优秀的检验医务工作者,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
如今,壤塘县人民医院建立起了重症监护科,下设内儿科和门急诊两个单元,并设立了专门的重症监护病房,配备了救护车和车载设备,实现了医疗急救体系全覆盖,同时,还建立了专业化紧急医疗救援队伍,推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夯实壤塘县的医疗服务根基,为该县农牧民撑起健康保护伞。
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着力破解看病“贵”
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856人次(0.77万元)、免收贫困人口院内会诊费60人次(0.15万元);
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89万余人次;
免费巡回医疗诊治8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0人次),发放药品0.6万元,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2000余份;
……
“小病拖、大病挨,不能动了医院抬。”这是以前不少群众看病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十免四补助”政策的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筹资标准逐步提高,报销比例逐年提升,“新农合”受益面逐年扩大,让广大农牧民不再为昂贵的医药费犯愁。
“现在,国家的医疗政策太好了,住院生孩子自己一分钱都没花,孩子也很健康。”岗木达乡达日村村民杨准姐感激地说。10月2日,杨准姐因G2P2足月孕RoP难产入院,住院总费用3120.89元,医保报销700元,医疗救助1400.62元,卫生扶贫1020.27元,实现了县内分娩“零支付”。
今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72人次,产生医疗费用共计248859.93元。其中基本医保报销239949.42 元、大病保险报销397.79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报销168934.46元。
为有效缓解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壤塘县在认真贯彻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救急救难作用,确保实现及时救助、据实救助、应助尽助,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截至目前,壤塘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共筹集资金656.747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97.4975万元,州级资金20万元,县级财政539.25万元,总救助3786人,拨付452.27万元,其中今年救助757人,拨付132.66万元。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群众看病有“医”靠
中壤塘镇查托村村民哈刚姐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动不便,今年,哈刚姐摔倒被送进医院,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原本就生活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让哈刚姐一家倍感欣慰的是,她住院无须缴纳押金,9万多元的治疗费在出院时他们只交了不到4000元。
“所有手续很简单,在医院的一个窗口几分钟就办完了,有这样的好政策真是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哈刚姐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壤塘县各乡镇卫生院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慢性病重症患者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健康服务,强化便民服务措施,制定出台了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全县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立了“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窗口”,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人社局、民政局、卫计局和各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密切配合,落实了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
上午在卫生室出门诊,下午没特别邀约的病人就到村民家走访,这是乡村医生刘敏每天的工作。
“我们村医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工作质量关系到群众的身心健康,只有群众满意才能真正体现村医的价值。”刘敏说,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重点服务对象,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人,要给予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
如今,壤塘县建立与贫困家庭“1+N”帮扶机制,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壤塘常住人口42000人、签约27125人,签约率64.58%;0—6岁儿童3474人、签约1819人,签约率52.36%;已管理高血压人数927人、签约774人,签约率83.49%;已管理糖尿病95人、签约85人,签约率89.47%;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100%。
通过家庭医生的签约,形成了乡村医生和签约农民“一对一”定向服务关系,变“坐等病人”为“主动上门服务”,充分发挥了乡村医生贴近农村居民的优势和特点,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以来,结合义诊巡诊工作、“农牧民夜校”平台,壤塘县抽调医技人员组建健康教育宣讲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引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活习惯养成”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近2600份,接受农牧民咨询1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