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体现。2月21日,彭清华书记在省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开班式作主题报告时指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推动四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
□鲁荣东
1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衔接区域协调发展,厚植绿色本底,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共享发展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通过解决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中各类“卡脖子”技术问题,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将“卡脖子”技术问题清单变为技术创新清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科技创新对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赢得未来发展制高点。因此,创新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是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部署,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后,再次明确创新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省需要紧跟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以融入国家系统创新链为支撑,带动产业和产品在价值链中的跃升,进一步提高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衔接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巨大的市场优势和空间优势,为稳定经济发展不断创造有效需求。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空间优势,需要坚决破除市场分割,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动,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人口、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力,增强其它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我省要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要素市场化改革和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为重要抓手,完善各地区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融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厚植绿色本底。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这是我国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国内经济循环更可持续、国际循环更加坚实的重要基础。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在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来实现。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无法承受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支撑也必须依靠生态环境优化,以及绿色环保产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增强。而建设绿色家园始终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是最容易引起全球各国人民共鸣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将有助于为畅通国际循环开拓新的空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我省要顺应发展大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带动国民财富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但同时,由于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低端,致使国内商品和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消费变化的需要。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需要推动更加平衡、更加主动、更加安全的发展,加快提升国内供给能力,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这意味着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增强对全球商品、要素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吸引力和主导力,集聚更多中高端要素来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更深层次引进来和更高水平走出去,对制度建设提出很高要求,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我省要依托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形成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能。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推动共享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加快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不断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成为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主力军。但中等收入人群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加快推进中等收入人群倍增,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支撑。增加中等收入人群不仅仅能够扩大消费需求,还能更好实现发展成果充分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新发展格局的要素得到充分释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要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在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合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下功夫,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育强大内需体系的核心关键。
2
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牵引;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突破
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促进城乡循环、区域循环、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和内外市场循环,着力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牵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优化完善川渝合作机制,着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我省具体落实体现为实施“一干多支”战略,通过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强化主干带动和极核引领,持续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培育一批县域经济强县,集中资源做强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强化农业农村基础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力推动。
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四川在国内大循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消费市场庞大、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相对健全,科教资源丰富,拥有户籍人口近9100万、常住人口8300余万,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市场主体超过680万户,全日制高校数量居全国第5位。但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强,融入新发展格局中,需要发挥四川的比较优势,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在需求侧,要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在供给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和品牌创建行动计划,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建好平台、聚焦人才、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上发力,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突破。内陆开放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为四川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各地区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促进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放,助推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开放前沿,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当前,随着航空、铁路、公路、油气管道等设施完善和运输技术进步,内陆在开放格局中区位条件和地位作用都在发生重大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内陆营商环境和政策制度的完善为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四川正在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对外交往、中转服务、信息交换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正在形成吸引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巨大引力场,需要把握开放格局深度演进、开放战略多重迭加、开放态势持续向好带来的形势变化和优势条件,加快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平台,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3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它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省委书记彭清华就《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有关情况说明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它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省级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上彭清华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活力。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增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支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支撑,关键在于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要进一步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在进行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时,应更多考虑科技成果的种子效应。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只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还需调动转化人的积极性,让社会资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加快建设具有多元化投资主体、现代化管理制度、市场化运行机制、灵活用人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形成新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完善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拓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市场空间。打破阻碍资源流动的体制性因素,构筑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市场空间,关键在于完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要推进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创新,确保中央政府、资源所在地政府、资源开发企业以及资源地居民均获得一定比例的产权,并按股份比例分享资源开发带来的成果。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完善区域发展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综合考虑权责关系、出资比例、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对发展成果进行协商划分。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推动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分置,鼓励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自愿转让。因势利导地引进城市资源参与农村建设,加快城市资金、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拓展。
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构筑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绿色本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筑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绿色本底,关键是打通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的通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必须充分认识生态产品的公共属性,政府要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摸清生态产品家底,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以此为基础,按照生态产品价值贡献和服务增值,健全生态补偿制度、重点生态保护区补偿标准的动态调节长效机制等。政府要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投入,把改善生态产品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建立生态产品与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发展权配额之间的兑换机制,提升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畅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国际循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国际循环,关键在于推动制度型开放。做好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准备,在关税减让、海关程序简化、原产地规则技术准备、产品标准统一和互认等方面,做好提前分析和应对。逐一梳理我国对研发、管理咨询、制造业相关服务、养老服务、专业设计、建筑等诸多服务部门作出的新开放承诺,逐步落实相关开放措施。落实知识产权全面保护承诺、电子认证和签名、在线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跨境电子方式信息传输等条款。面向地方、商协会和企业加强协定实施宣介培训,使各方面尤其是广大企业熟悉和掌握协定规则。加快完善营商环境,加快服务型政府和智慧政府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实现政府管理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推动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需求牵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需求侧管理,关键在于推动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教育、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生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等一系列制度,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实现中等收入人群倍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更具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系统推进,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总量和水平适度。重点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再分配机制。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
(作者系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