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四个就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去年以来,省委把“四个就要”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创造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获得了新认识、走出了新路子。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群众路线新论述,是做好多民族聚居地区群众工作的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我省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群众工作具有其鲜明的时代性、紧迫性和特殊性。比如,全省特别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任务重大,生态地位重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组织带领群众处理好加快发展、改善生活和保护生态三者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如,我省一切工作都程度不同地涉及民族宗教因素,在民族宗教问题日益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又如,在境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分裂渗透破坏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团结动员各族群众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同时,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与外地相同的群众观念淡薄、群众立场不坚定、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等共性问题,又有民族地区因地广人稀、语言文化差异大造成的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困难等具体问题。这些都对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省委在教育实践活动和各项工作中,指导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学习贯彻“四个就要”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各族群众做好工作,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坚决维护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改进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各族群众的密切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真正让各族群众来评判各方面工作,不断提高做好全省特别是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巩固党在多民族地区的执政地位,落实省委提出的“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战略任务,进一步夯实了广泛、持久、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
坚决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从省情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精心部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正风肃纪、党政机关效能提升等“八大行动”和建立健全公开承诺、重大民生工程决策听证等“八项制度”,着力解决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省第一批活动单位列入整改的问题达3117条,92.7%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共废止制度651项、修订1600项、新建1210项,为反对“四风”、维护群众利益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严把政策法律制定关,规范决策程序,严格实行风险评估,进一步健全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要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协调群众利益的能力和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的广泛权利。
把“四个尊重”落实在一切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四个就要”时指出,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全省坚持开门搞活动,查找问题请群众参与、整改问题让群众监督、活动成效由群众评判。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全省共有1.7万余名各族各界群众代表直接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征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1.4万余条,省直部门先后为基层单位解决问题2196件,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2989件。第二批活动共收到意见建议1.3万余条,经过梳理、分工后正在逐项落实。这些举措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落实“四个尊重”的一次生动实践。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做到“四个尊重”,就要建立健全征集群众意见制度,结合已有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各族群众意见,并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使决策部署符合各族群众意愿,更好地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要加强公开制度建设,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等各领域公开制度,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牢牢把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去年以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治青方略,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坚持“攻心为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高规格组建省互联网信息管理机构,大力开展非法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缴置换行动,有效占领了舆论宣传阵地,引导广大僧俗群众明辨是非,有力维护了全省特别是藏区的团结稳定。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牢牢把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就要紧紧围绕“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把学习贯彻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为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旗帜鲜明地揭批境内外敌对势力错误言行。要加强网络管理,健全完善互联网安全和信息管理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好网络秩序和信息安全。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
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全省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地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打造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和循环型社会,努力在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地区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当前,我省和全国各地同样面临经济运行较大下行压力、产业结构矛盾日渐突出的严峻形势,必须把握大势、立足实际、主动作为。要抓机遇促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的重大机遇,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统筹推进促协调,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要抓改革促发展,以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决不能落后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有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要抓生态促发展,抓住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组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循环产业和生态产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生态改善的共赢。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将75%左右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各族人民。去年是藏区青年就业情况多年来最好的一年。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应急救助制度、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城乡居民医保服务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实践表明,在多民族聚居地区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把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突出位置,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努力缩小与全国的整体差距,又不盲目追求脱离省情的高指标,尽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打造民生改善升级版。
认真破解贫困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全省特别是民族地区扶贫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一定要用好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政策,坚持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着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要把政府投资扶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要改进贫困地区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之风
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去年以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时制定出台21条具体措施,着力推进作风建设,特别是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扎实开展八项专项治理活动,整治“四风”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普遍反映,干部比以前态度好了,办事现在方便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就要继续抓好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动作风转变。要进一步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深入解决工作不实问题;进一步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深入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现象;进一步狠刹挥霍享乐之风,坚决整治特权现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打好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上下功夫。近年来,全省各级机关广泛开展分行业、分系统建立联系点、联系户活动,推进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常态化的工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又组织各级干部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寺院“五进”活动,组织省直机关开展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四个服务”活动,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赢得了基层和群众好评。实践表明,大兴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之风,就要建立健全联系服务制度,明确时间、任务、方式和要求,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要突出工作实效,总结推广机关干部入乡驻村、结对帮扶各种有效做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要不断创新方式,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等新兴媒体,拓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
坚持领导带头。省委常委班子向全省作出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加强廉洁自律等六项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省委常委带头,在第一批活动中537名省州县三级常委深入县乡村进行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在第二批活动中又建立基层联系点583个,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省委书记骆惠宁到海西州格尔木市最困难的富源村蹲点,挨家挨户走访,现场解决问题,给全省干部带了好头。做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就要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进一步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高度警觉“四风”问题,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要继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发展滞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以实际行动做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模范。
五、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就要自觉用“三个是否”标准检验一切工作成效
用“三个是否”标准取舍工作。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四个就要”时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去年以来的藏区维稳工作中,全省上下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充分动员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先进区创建活动,扭转了反自焚斗争的被动局面,保持了青海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在新形势下,干任何工作、办一切事情,首先要看符不符合“三个是否”标准。符合的一定要干,并要努力干好。对群众有利但一时不接受的事,要认真细致地进行交流沟通,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确实难以得到群众理解支持的事,要缓办甚至暂时不办。对那些超出当地实际、与科学发展相背、与“三个是否”不符的事坚决不做。
用“三个是否”标准加强“三基”建设。去年,省委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重心不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一年多来,全省新增基层干部9300多名,建立省州县机关干部对口支援藏区乡镇制度,充实基层力量;启动新一轮乡村政权设施建设工程,建立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制度,引导干部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去;在基层广泛推行形成于玉树灾后重建的“一线工作法”,引导干部在一线落实政策、对接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今年7月,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第一次对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全面系统地作出了安排部署。加强“三基”建设,最关键的就是按照“三个是否”要求,狠抓理论培训、打牢思想基础,明确工作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实践培养、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中深深扎根。
用“三个是否”标准评判一切工作。省委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把与各族群众同甘共苦作为多民族地区聚居好干部的一条明确要求。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把民生改善、干部作风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还首次推行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反向测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增加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改进作风方面的内容,扩大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的参与比例和评价权重,确保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更多地从群众利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