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闻>>头条推荐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5-13

猪坚强度过第13个“重生日” 原主人带来它最爱的食物

原主人看望猪坚强

13年了,关于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大地震,四川人民不会忘记,全国人民不会忘记。在那场大灾难中,掩埋地下36天奇迹存活的一头猪,被人们称赞为“猪坚强”。从此它成了“网红猪”,一举一动时不时牵动人心。这头特别引人关注的猪,即将满14岁,相当于“人类的百岁”。

12日到建川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很多都来到猪坚强之家探望了猪坚强。记者看到,猪坚强有些虚弱,只是静静地躺在地上。在众多的游客中,有一对老夫妇格外引人注意,他们就是猪坚强的原主人——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民夫妇。12日他们专门从老家带来了玉米和青菜叶,这是猪坚强半岁前,在万兴民家时最爱吃的食物。万兴民走进猪坚强的玻璃房内,当他把菜叶放在猪坚强嘴边时,原本躺着的猪坚强,仿佛认识人似的,试图站起来。在猪坚强嚼着青菜叶,吃了一点玉米后,它又慢慢躺下。

谈及猪坚强的现状,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兽医告诉我,它的体温比正常的猪要低一些,瞳孔有些放大,心脏很脆弱,翻身都不敢翻,我们按要求给它吃葡萄糖。”

 专家观点

  纪念猪坚强可以理解 但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只猪,真的值得网友如此大热度的关注吗?在这些关注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意义?记者采访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刘伟,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所长明亮,三国文化专家谭良啸,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看法:猪坚强值得大家纪念,却不应该过分关注它。

刘伟

刘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猪坚强的讨论、观点正变得多元起来。近两年,人们对于猪坚强的讨论多了一些调侃和戏谑。刘伟告诉记者,“这或许提示整个社会对于那场灾难的负重情绪正在消解,因灾害所形成的社会形态也趋于积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确实需要避免猪坚强议题的‘娱乐化’,应当加强正向引导。”

明亮

“猪坚强是一个精神的象征,社会大众希望它能一直坚强地生活下去,但这是不可能的,它终究会走向生命最后一刻。”了解到每年5·12这天,都会有相当多的游客前往看望猪坚强,明亮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个日子对于四川人包括全国人民而言,都很特殊,会唤醒很多人的记忆和共情。

谭良啸

“猪坚强再坚强,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在谭良啸看来,如今,社会大众以及媒体对于猪坚强的关注度有些“过”了。他认为,猪坚强是5·12地震留下来的一种精神象征,但被毁坏的家园已经重建,人们渐渐地从伤痛中挺过来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猪坚强已经完了它作为标志符号的使命。

袁庭栋

“在5月12日,大量的游客到建川博物馆看望猪坚强,是件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不用批评这种高度的关注。特别是对我们四川人而言,猪坚强是一种坚强的、不屈不挠的生命象征,大家没有忘记猪坚强,实际上是对5·12的纪念。”

樊建川

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大家在看望猪坚强时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敲打玻璃,让它安静地走完最后的日子。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摄影记者 王欢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