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今年丰沛的雨水,5月中旬的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披上了盎然的绿意。行走其间,不时能看到黑颈鹤。它们从位于云南的越冬地迁徙回来,在若尔盖湿地开始新一轮的繁衍。
“这一切都是保护后的结果,以前湿地萎缩,退化相当严重。”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高级工程师熊远清感慨。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涵养着流经这里的黄河干流,被视为我国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并有着“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的美誉。为保护这块黄河“蓄水池”,2016年8月,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晋身“国家级”。
探索更有力的湿地保护措施,眼下,一个横跨四川甘肃两省的若尔盖国家公园已在紧锣密鼓创建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登林
蹲点点位
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
历史评价
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长江、黄河上游,主要由白河和黄河主河道构成,总面积为4094.31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拥有享誉中外的“黄河九曲第一湾”景观,也是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重要繁殖地和栖息地。
保护标准“国家级”
让高原精灵黑颈鹤放心栖息
66岁的血多是若尔盖县唐克镇索格藏村牧民。在他的印象中,过去这片湿地牛羊往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光我们家当时就有150头牦牛整天在湿地里啃草。”血多说,那时,全镇所有村家家如此。
过度放牧让湿地草场面临干涸沙化的危险,而被“黄河九曲第一湾”吸引而来的国内外众多旅游团和自驾游爱好者,则给脆弱的湿地生态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没保护前,来这里的游客可以随便把车开进湿地,留下车辙和垃圾。”若尔盖县黄河九曲第一湾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奎回忆。
但这片湿地的价值,不仅仅是牧场或景区那么简单。
黄河干流从四川省白河牧场注入若尔盖县境内,蜿蜒穿越这片广袤湿地后流入甘肃。因此,保护“中国西部高原之肾”,对保护“母亲河”意义重大。
上世纪90年代,在当时国家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的支持下,总面积166570.6公顷的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011年,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试点。2012年,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原生湿地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本底调查、动植物保护、病虫防治和鼠害治理、污染控制和湿地修复等项目。历时数年,投入2.3亿元,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正式授牌。
如今,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乡土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了良好恢复。熊远清说,这几年湿地公园内监测到的黑颈鹤越来越多。这是唯一一种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的鹤类,非常珍稀。黑颈鹤数量增加,表明湿地环境质量实实在在得到了改善。
保护力度还在加强——横跨川甘两省的若尔盖国家公园已列入国家规划,正在加快前期规划工作。5月20日至21日,四川省林草局举行创建方案座谈会,细化功能区划范围,探讨创建工作推动进程。
“三个三分之一”战略
牧民在保护中真正获益
按相关要求,公园核心范围内凡与规划相悖的建筑物体和人为景观,必须一律清理至新规划的接待生活区域。最终,该区域内的20余户牧民被安置到规划集中区。血多家就是要搬迁的20余户之一。
搬了家,牦牛养殖还是要继续进行。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如何解决草场与牛羊养殖数量的平衡问题,让原住牧民们从环境保护中真正获益进而参与其中,成为若尔盖湿地治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形势倒逼下,若尔盖县探索出了“放牧+补饲+圈养”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若尔盖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局长张建荣介绍,传统养殖法中25亩草场一年可饲养1头牦牛,“三结合”养殖法用不到10亩草场就能饲养1头牦牛,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养畜的科学化水平。
放牧要“节流”,牧民收入更要“开源”。
依托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2014年,“黄河九曲第一湾”成功创建4A景区。“近年,景区游客数量和收入增长迅速,即使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景区也接待游客17.91万人次,收入1513.35万元,吸纳本地就业350人。”李奎说,今年,随着国内疫情向好,景区游客持续增长。
若尔盖县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把景区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宿文化体验承接区,因地制宜开发了一大批游牧文化、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更锚定“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定位,提出建设最美高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一批生态产业。
现在,血多对3个孙子有着新期望:“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去景区工作,吃上旅游饭。”
若尔盖县委常委赵顺勇介绍,该县近年逐步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战略部署:一是通过子女读书、教育,让保护区原住民三分之一从事其他行业;二是依靠扶贫政策和发展旅游业,让保护区原住民三分之一转变为草原生态保护者;三是通过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让三分之一原住民实现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