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阳光网讯:(海螺沟景区党委政治部 李飞/供稿)海螺沟磨岗岭村——中国最北彝寨(3A景区),距磨西镇7.8公里,现有97户390人,其中少数民族279人(藏族48人、彝族231人)。近年来,磨岗岭村坚持以支部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高标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把宣传教育作为民族团结的“主阵地”。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努力实现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双推进”。一是抓好宣传教育,创新“线上+线下”学习模式,通过群众大会、主题宣讲、微信发布、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等形式组织村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做到入脑入心,紧跟紧随。二是抓好支部引领,紧盯党员“关键少数”,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好活动规范,坚持把经常性宣传和集中性宣讲相结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学习教育、市域治理”等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月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
把稳定民生作为民族团结的“总路径”。打牢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村公路、安装防护设施、兴建活动阵地,不断优化各族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二是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推动民族团结的落脚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扎实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减灾救灾、帮办实事等民生实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三是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以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力推进村庄“三清一改一提升”清洁行动,全面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让美丽乡村有“颜”更有“值”。
把弘扬红色文化作为民族团结的“切入点”。按照“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原则,提升磨岗岭村红色旅游文化,促进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依托“茶马古道”“红军长征路”和“中国最北彝寨”红色元素,以支部为引领,2020年接待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班87期、学员8300余名,让民族团结一家亲融入红色基因,形成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相促进的良好格局。二是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围绕“支部+旅游”做文章,2020年组织“忆苦思甜”红军餐720桌、36.12万元,销售本村木耳、核桃、花椒等农副产品50万元,30余户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幸福感和感恩意识。
把产业发展作为民族团结的“助推剂”。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群众致富新路子,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发展根基。一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土地流转促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培育“菊花、木耳、草莓、重楼、核桃、腊肉”等“六个一”特色生态农业产品,核桃种植180亩、草莓26亩、红心果50亩,就地转化劳动力100余人,群众持续增收4000余元以上。二是奋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抓团结、促和谐,抓扶贫、促发展,夯基础、稳民生的工作主线,利用彝族文化、民宿及生态餐厅等旅游项目,让村庄变景点、农房变民宿,多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三是探索“支部+”发展模式,打造100亩药用菊花种植基地,种植户亩产增收10000余元,附属带动30余人实现就业,个人收入 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