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位于成都高新综保区内的健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万个西林瓶在全封闭隔离无菌生产线上快速运转。药液注入-封装-成品,短短几秒钟,一瓶瓶用于治疗重大疾病的医用注射剂顺利生产下线,赓即同步发往美国和国内市场。
依托成都高新综保区的开放平台,健进制药下线全国首个“出口+内销”政策创新模式药品,这也是四川综合保税区首次实现药品双循环模式的创新,彻底打通内外贸的“肠梗阻”。
从制度突破到平台能级提升,今年以来,四川综保区不断积蓄新动能,成为四川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省6个综合保税区合计实现进出口值890.5亿元,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值的56.1%。
两破制度瓶颈
助力企业快速提高生产效能
3月12日上午,刚刚结束公司扩增用地的讨论会,王娟立即“转战”下一个议题:加快推动中高端生物产业人才的自主培育,为新战略落地和更快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作为健进制药战略发展总监,王娟最近的工作节奏非常快。
“随着承接的订单越来越多,企业扩建的需求愈加急迫,一条新生产线今年内计划投产。”王娟说。
这种被订单推着向前走的局面,源于成都高新综保区内的两项改革:率先开展委托加工业务、打通综保区通关内销的便捷路径。在王娟看来,健进制药开年就冲刺的背后,正是这两项改革推动企业站上新的高点——自2006年建厂以来,公司的总体营收已从几千万元增长到去年的4.2亿元。
制药行业从产品研发、申报到上市销售需要较长时间,企业承担的运营压力不小,特别是等待产品批准期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富余产能。为此,成都海关帮助健进制药成为成都高新综保区首个开展医药委托研发和制造(CDMO)业务的试点企业,支持企业利用富余产能承接综保区外企业的合同研发、制造等业务。
“目前,健进制药已获得30多家全球行业客户项目,其中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长期的创新药CDMO合作协议。”王娟透露,今年一季度企业开展的CDMO业务整体生产批次较上年同期提升15%,二季度将有望刷新纪录。
不仅如此,为了充分打开企业核心自有产品在国内上市的局面,去年7月健进制药借助成都海关与药监部门为其搭建的综保区内药品内销许可证件验核特殊通道,将曾只能在海外销售的重大疾病治疗药物顺利引进国内,彻底打破内销“肠梗阻”。
“利用富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合同研发与制造,公司生产效能快速提高,药品内销便捷通关模式又帮助我们充分拓展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王娟表示,今年前两月,其出口额已较去年同期翻一番,其中高端注射剂产品出口批次超过去年同期3倍。
扩展综保区外延
“区港联动”放大开放效应
正式封关运行一年,泸州综合保税区入区的4个项目进出口货值就突破40亿元。在四川新康意众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华看来,综保区独特的开放平台优势为企业进出口带来了极大便利。该公司入区落地的预涂膜和基材生产线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可增加进出口金额4亿元。
放大综保区的开放效应,泸州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亚红想得更多。泸州综保区不远处便是繁忙的泸州港。现场,4个巨大的粮食筒仓并排而立,运输车辆正在排队装货。“我们每天进口粮食的加工量约3000吨,通过申请保税仓库,进口粮食在出库时才缴纳关税,一年下来可节省资金成本200万元。”在涂亚红看来,这样只赚不亏的买卖,与泸州“区港联动”关系十分密切。
“随着泸州综保区封关运营,泸州区港联动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廷华表示,通过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在保税区和港区之间开辟直通道,将物流仓储的服务环节,移到口岸环节,大大拓展了港区功能,实现口岸增值,推动转口贸易及物流业务发展。为了满足进出口货物持续增长需求,码头目前已建成6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具备集装箱25.5万标箱、重件杂货176万吨的年吞吐能力。
不仅是区港联动,为进一步提升四川高水平开放平台能级,今年以来成都海关根据全省各地每个综保区的不同特点,还因地制宜实施简化进出区管理、促进内销便利、便利货物流转、“7×24”小时预约通关、“同企跨片”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我省不断积极扩大进口、优化出口,抢抓RCEP带来的机遇扩大进出口,通过大力开展“外贸进口年”行动、扩大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规模等,深化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加快推动四川产品进出口。今年1—2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87.5亿元,同比增长27.1%,全省外贸继续实现较快增长。
记者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