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阿坝州>>若尔盖

来源:阿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4-22

唐克“酒店第一人”程秀芳的黄河情

■记者 泽英 蒲晓军

黄河养育了千千万万华夏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华夏儿女的心灵故乡。

4月16日,记者一行走进若尔盖县唐克镇,聆听当地“酒店第一人”程秀芳30年来与黄河相依相守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 黄河是她苦日子里的甜

虽已过去多年,早已吃上“旅游饭”的程秀芳,总忘不了当年放牧的辛苦。

程秀芳是红原人,20岁时嫁给若尔盖县唐克镇藏族汉子东周,开始了逐水而居、逐草而生的游牧生活。

唐克镇位于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距离若尔盖县城61公里,九曲黄河第一湾蜿蜒于此。

远望黄河,程秀芳回忆着过去的苦与甜。放牧时,牛羊和马匹散落在辽阔无边的草原,风吹着云朵此起彼落,黄河水向天边流去,美丽的景色让人着迷;闲暇时,她常常在黄河边洗头,用河里的泥浆敷脸,把美丽留在了黄河边。

生活条件艰苦,牧民们衣食住行全都依赖家里喂养的牲畜,而程秀芳家里却没有几头牦牛,一家人生活十分窘迫。婚后第三年,程秀芳和东周不得不带着孩子们从牧场回到唐克镇,当时一家人只剩6块钱。

“那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极其艰难。但我一坐到黄河边,听听黄河水流的声音,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程秀芳说,悠悠的黄河是她苦日子里为数不多的甜。

上世纪90年代起 黄河是她新生活的源

回到唐克镇,夫妻二人咬着牙在街上租了间房子,开了家摩托车修理店。当时,骑摩托车是牧民们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凭着好手艺,东周修摩托车在当地有了名气,家里也渐渐有了些积蓄。

就在这个时期,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美景逐渐被世人知晓,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这里游玩,唐克镇旅游业悄然兴起。

程秀芳发现,镇上出现了背包客,来摩托车修理店打听如何去黄河边游玩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让她萌生了吃“旅游饭”的念头。说干就干,她和丈夫将家里的几头牦牛卖掉凑了些钱,在镇上开起了第一家帐篷旅社。旅社开张后十分火爆,夏日旺季10多间帐篷都不够用。于是,夫妻俩又萌生了开酒店的想法。

“我们开了唐克镇第一家酒店。”程秀芳告诉记者,近几年,酒店生意日益火爆,旺季时甚至“一房难求”。

一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程秀芳积极动员镇里的牧民们开酒店搞旅游接待。“我直接带动并提供帮助的酒店就有10多家。”程秀芳说,现在镇上有60多家酒店,80多家餐饮店,唐克镇逐渐从畜牧大镇变成了旅游大镇。

“是黄河带给我富裕的生活,也给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牧民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程秀芳说,尝到旅游业甜头的唐克人已深刻理解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丰富内涵。

步入新时代 黄河是她一生守护的责

旅游业迅猛发展,受利益驱动,一些农牧民在黄河旅游沿线乱搭乱建、乱垦乱挖,破坏了草原湿地生态。

最美生态需要最严保护。从2015年起,若尔盖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草原湿地旅游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草原湿地旅游业态综合整治。同年,唐克镇成立了旅游协会,程秀芳高票当选为会长,传承绿色“接力棒”,肩负起守护黄河生态的责任。

“几年来,我们协会严格监督这里的餐馆、酒店不卖黄河鱼、不捕杀野生动物、不乱扔垃圾。”程秀芳说,如今,在唐克镇沿途的餐馆里,野菜、野菌、牦牛肉等成为“新宠”,不再有售卖黄河鱼的情况。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心所向,是民意所聚,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华夏儿女们的使命和责任。

细微处见成效。如今,每年牦牛转场时,牧民们都会自觉将垃圾统一回收处理,守护黄河已成为当地牧民的共识。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