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刚杰·索木东
民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之一。婚俗,是众多民俗的一种,因其地域性、变异性等特征,西藏婚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你想知道一场传统婚礼是怎样的吗?听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次仁平措聊一聊西藏的婚俗。
研究民间文学过程中 他“迷”上了婚礼曲赞词
上世纪80年代,次仁平措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为中央民族大学)民语系藏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下的语境里,次仁平措是一位标准的“文艺男青年”。“小时候,我在家中长辈的讲故事声中沉沉睡去。长大了,我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进入校园后,我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次仁平措说,在大学期间,他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搜集民间文学读本的过程中,次仁平措第一次接触到了婚礼曲赞词。“当时,我并没有想研究婚俗,只是觉得这些赞词特别优美,想多听一听、看一看。”没想到,这一看,就开启了长达四十多年对西藏婚俗的研究之旅。1985年,次仁平措发表了生平第一篇学术论文,那时他本科还未毕业。年代久远,学术论文的具体名称已经遗忘。但是,他仍然记得那是一篇对于婚礼曲赞词的初探,发表在1985年的一期《西藏文艺》上。
婚前要“三次提亲” 向女方母亲回馈养育之恩
“婚俗是众多民俗的一种,而民俗具有变异性。因此,当下的婚礼与传统婚礼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区别。”次仁平措说,一场传统的拉萨婚礼,要经过提亲、择吉日、迎娶、婚礼、宴请、祝福等几个主要环节。通常来说,一场拉萨婚礼要持续三天左右,日喀则等地需要更久。
以拉萨婚俗为例,结婚前要经历“三次提亲”。第一次提亲,确认男女双方是否为近亲属。因为,近亲属结合是明令禁止的。第二次提亲,男方带着青稞酒、酥油茶等礼品上门,这是女方对男方的首次“全面考察”。如果满意,女方家人就会饮下青稞酒。第三次提亲,男方带着“奶钱”和一条精美的“邦典”。“‘奶钱’和‘邦典’都是对女方母亲养育之恩的回馈。”次仁平措解释道。
门赞、马赞、酒赞 传统婚礼充满仪式感
接着,由门孜康天文历算定下一个迎娶的良辰吉日。在当天清晨,由男方的舅舅等亲属组成迎亲队伍,带着彩箭(达塔)、哈达和给予女方家人的礼物,出发前往女方家。到达女方家门口时,女方也不会轻易放行。于是,由专人开始吟诵“门赞”,唱完之后才能进门。
进门后,在场所有的亲朋好友按照长幼次序落座,女方家人给迎亲队伍献切玛、献哈达。随后,由专人吟诵“彩箭赞”,迎亲队伍中的舅舅将彩箭(达塔)插在新娘的衣领间,象征着好事已成。接着,将一条哈达的一端系在新娘的戒指上,另一端由舅舅引着,伴随着赞词声缓缓引领新娘走出家门。新娘上马前,“马赞”声响起。随着时间推移,迎亲队伍终于抵达男方家门前。新娘下马前,“马赞声”会再次响起。“一般来说,‘马赞’词曲悠长。在有的地区,马都累得站不住了,一首‘马赞’还没有唱完。”次仁平措说。
来到新郎家后,女方不能直接下地,而是找一个方桌,上面覆盖着白色毡子或是卡垫,名曰“巴地”(藏语音译)。新娘下马时,同时伴随着“巴地赞”的吟唱声。紧接着,婆婆会上前迎接新娘。“婆婆手提挤奶的桶,背上背着牛粪,肩膀上插着象征纺织的‘旁’(藏语音译)。”这些都要交给新娘,这是整个婚礼中很重要的仪式。
接着,在场所有的亲朋好友按照长幼次序落座。专人开始吟唱婚礼开场白赞、坐席赞、人物(身份)赞、答谢赞、酒赞等一系列婚礼曲赞词。直至婚礼第三天的“吉祥颂”,整场婚礼都沉浸在青稞酒、歌声和赞词声中……
重视西藏婚俗研究 先后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我哥哥就是一位民间说唱艺人,他会唱很多赞词。在我的家乡白朗县,乡亲们有喜事儿都会请他唱赞词。我常常听他唱起,那曲调很美……”次仁平措对于西藏婚俗的研究,一半来源于传承有序的史书,一半来自于乡野田间的采风。
作为民俗的一种,婚俗也有极强的地域性。因此,西藏七市地的婚俗各有不同。过去,人们结婚时还会缔结《婚书》。《婚书》被德高望重的人写在藏纸上,其作用就是明确新人及新人的父母在婚后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就赞词而言,阿里地区以“古调古词”为重,那曲市以“文词”为重,而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等市则需要“唱词俱佳”。“总体而言,牧区的婚礼会显得更古朴一些。”次仁平措说。
近年来,次仁平措非常重视西藏婚俗的研究、普及和传承工作,先后发表了《西藏婚俗概论》《藏族婚礼中的娱乐活动》《漫谈藏族婚俗中的若干问题》《谈西藏传统婚礼的意义》《简介后藏婚礼仪式》《谈西藏的婚姻禁忌》《初论五种古代藏族婚姻形式》等论文、译文及其他类学术著作。
由次仁平措承担的中宣部文化名家自主选题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的《卫藏婚礼仪式解读与赞词欣赏》一书已经出版,该书详细解读了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的婚礼仪式,同时编辑整理了目前已知最全的婚礼曲赞词,对普及西藏婚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作为另一项阶段性成果——《卫藏婚礼曲赞词欣赏》的音频作品正在审批过程中,未来将与大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