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闻>>头条推荐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5-20

“扁平化指挥”结合“多方联动” 四川广安疫情形势转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5月9日,四川省广安市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迅猛、情况复杂。记者从省卫健委了解到,广安疫情是武汉疫情以来四川省最为严重的一次本土疫情。本轮疫情感染来源不明,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2.2,与上海返回我省病例高度同源,发现时已出现一定规模社区传播。
  目前,本轮疫情呈现以邻水县鼎屏镇为中心,县域乡镇多点散发特点,并呈现较高的家庭和单位聚集性。随着近一周应急处置工作,目前疫情形势转好。
  截至5月18日,广安具体疫情防控形势如何?四川如何部署统筹广安疫情防控工作?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多方联动 广安疫情不断向好

  记者从四川省卫健委了解到,5月18日0—24时,广安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145例,其中确诊病例33例、无症状感染者112例,均在邻水县内发现。
  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祝小平表示,目前邻水疫情总体可控、不断向好,自静态管理以来,没有出现新的外溢省外和市外疫情报告,非管控区新发现病例数大幅减少,只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就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自广安疫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应急处置,省、市领导迅速赴疫情发生地靠前、高效指挥,坚决将疫情控制在广安市内。同时,省市县迅速成立前线指挥部,建立由省卫健委及省级专家、广安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邻水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做到扁平化指挥、融合化运行,组建综合协调、流调溯源、封控管控、核酸检测、隔离转运、信息保障、阳性追踪、医疗救治、生活物资保障、医疗物资保障、宣传舆情与群众工作等11个纵向工作组,建立阳性追踪、隔离转运、封控管控等3个横向联动管理机制,形成了“11纵3横”的工作运转体系。
  我省各级指挥体系迅速响应,各部门也快速拧成一股绳。省应急指挥部尽锐出战,组建前方工作组,整合省、市、县工作力量,创新成立“追阳”专班,将面上各项处置工作进行联动,厘清阳性人员、密接人员、封控人员3个管控链条;省公安厅、省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全力配合,及时转码赋码,全力追踪潜在感染者;省通信管理局紧急调派6辆通信车辆保障核酸采样……
  全省两支医疗力量也火速集结,驰援一线——
  一支来自广安市外。截至5月18日12时,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统筹调集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华西医院等单位,以及成都、攀枝花、绵阳、泸州、广元、遂宁、内江、南充、达州、雅安、巴中等市,共1241人驰援广安。另一支来自广安市内。全市支援流调人员90名、核酸检测人员25名,5月16日全市已抽调采样及医护人员6000名参加全域核酸检测。


以“空间换时间”

分层实行静态管理、分区域开展筛查

  奥密克戎变异株会造成数倍、数十倍的感染者,如何以快制快?答案是,防护网络要织得更严密,处置疫情方式也要因时制宜,作出新部署、新转变。
  5月9日至今,四川多措并举抓细抓实全省疫情防控工作——
  在分层实行静态管理方面,四川针对本轮疫情传播速度快、隐匿传播久的特点,转变过去以流调溯源“点—线—面”的处置理念,以“追阳管控”为核心,先面上封控、再查找风险人员,同步全面核酸筛查,以“空间换时间”,按风险程度对邻水县、邻水县周边区县、整个广安市分别采取绝对静态、相对静态、严控聚集流动等措施,严格落实封控区“足不出户”、管控区“足不出区”要求,实行上门服务、静默管理,全面排查区域内集中住宿的企业工厂、学校等重点单位,全力消除风险隐患,坚决将疫情控制在广安市。
  在分区域开展核酸筛查方面,四川统筹支援移动核酸检测车辆、方舱11台,协调第三方提供核酸检测气膜舱服务,每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6万管。实施邻水县全域核酸检测,广安市其他县(市、区)全员三天两检。增设核酸检测点位进小区、进村组、进工厂、进学校,仅邻水县就增设采样点位700余个、增派采样人员6000余人。
  采取一系列疫情防控举措后,广安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但疫情防控没有完成时——
  中央在川、省、市、县7000余名核酸采样、临床检测、流调溯源、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等专业人员,会同当地公安民警、社区干部、志愿者等,重兵合围,与奥密克戎病毒夜以继日“赛跑”;邻水县正在实施全域静态管控,连续三天全员核酸筛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阳性感染者清仓见底,实现“四应四尽”。
  广安“战场”外,四川各地也在抓紧织密防护网,加强交通关口管控,管住管好入境人员和重点地区人员。
  为早日实现“打断链、管住面、早清零”,四川一直在努力着。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