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器时代骨针
出土地点:贵南县拉乙亥遗址
距今:6700年
骨针长度:6.1厘米
针,古称为“鍼”,《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鍼)所以缝也”。不起眼的一枚针,却是早期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它让人类缝制衣物遮羞避寒成为可能,也就有了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夏日葛衣,冬日鹿裘”的记载。
骨针是针的早期形态之一,它最早被发现于距今3万年左右的欧洲奥瑞纳文化,当时晚期智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国的旧石器文化也呈现出由量到质的变化,一些新的文化因素开始普遍出现,其中就包括骨、角、牙器的普遍使用。由于制作精细、钻孔难度大,因此骨针代表了当时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
我国最早的骨针出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辽宁海城小孤山、宁夏水洞沟遗址,距今约2.5万年。在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骨针得到普遍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后才被淘汰。青海由于气候寒冷,需要缝制衣物御寒,因此骨针在青海的史前遗址中比较常见,出土数量最多的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卡约文化墓地,有350多枚骨针出土;其次是都兰县他温他里哈诺木洪文化遗址,有200多枚骨针出土。
青海贵南县拉乙亥遗址出土了目前青海发现最早的一批骨针,距今约6700年,属中石器时代。它们器身细长,尖端锐利,由针尖、针身和针柄三部分组成,其中针尖呈细长锥体形,针身是细长柱体形,针柄呈扁平柱体形,在柱体扁平面中心有锥形小孔洞,即为针眼。其原料为动物肢骨,经过截取骨料、刮磨成型、磨薄针柄、对钻针眼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钻眼最有难度,中石器时代拉乙亥先民是怎样钻孔制作的,至今仍然是个谜。在那蛮荒的岁月里,拉乙亥先民使用骨针、骨锥等工具将植物纤维或动物皮毛缝制成原始的衣物,完成了从线到衣的生产过程,它们是青海原始制衣技艺的见证。骨针也被用于连缀饰品美化生活,催生了先民朴素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