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闻>>头条推荐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7-20

去年8139人获高级职称 成都职称评价体系如何创新?

日前,2021年度成都市职称评审结果出炉,8139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成都市2021年度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审并获得高级职称,3万余人通过评审或初定取得中(初)级职称。
  成都市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不断创新职称评价体系。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在职称评价渠道、导向、服务方面已逐步建立起符合产业“建圈强链”需要的人才评价机制。□四川日报全媒

记者 陈昊

助力建圈强链、产业发展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工作
  此次获得高级职称的8139人中,工程技术系列3393人、中小学教师系列3041人、卫生和中医药系列1452人、农业系列59人。
  “坚持‘干什么、评什么’,让能作为、有作为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不同职业特点,成都先后修订工程、卫生、中小学教师等多个系列(专业)评价标准,科学设置学术水平、技术能力、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对基层和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积极的职称倾斜政策,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范围,有效激励专技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成都还简化职称申报材料,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途径,不断完善以创新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标准,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差异化设置论文条件,不再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申报职称的前置条件。“坚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工作。按照各系列职称评审办法,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分类评价,不一刀切。”
  为助力建圈强链和产业发展,成都设立技术经纪人、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职称评审专业,健全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制度,产业领军人才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打破所有制、身份等限制

做到“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
  成都职称评价还打破所有制、身份、地域等限制,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对非公有制单位和社会组织人才全覆盖。
  不久前,由成都高新区推荐、来自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首批93名企业人才通过试点获评高级工程师职称。据悉,为进一步给人才松绑,成都实施职称评价与企业人才评价开放融通试点,向头部跨国企业授权赋能,支持重点企业创新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成都此次试点将企业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审有机结合,做到“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在职称评审评价标准上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行业作出的贡献,以企业对人才评定的职级及给予薪酬待遇等的市场化评价手段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因素,使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成都还将中(初)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民营企业。如在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已有216名新能源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企业评审取得中(初)级职称。同时,成都打破以往工程领域技能人才无法参与职称评审的限制,融合贯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目前已有23名从事技术与技能融合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通过评审取得高级工程师证书。
  此外,去年,成都印发《成都市国(境)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实施办法》,相关人员在境外工作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均可作为有效工作经历,其所取得的业绩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均可作为有效业绩成果和学术成果。

更高效便捷

正打造全流程、一站式职称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近年来,成都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设置和组建备案制度,目前共设立高、中级评委会89个(含自主评审)。该负责人介绍,成都近年来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打破地区、系统、单位局限,注重吸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学会和基层一线的优秀专家入库,优化专家库结构。
  同时,成都完善职称服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对职称评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编发成都市职称制度改革文件汇编、申报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按照全覆盖、可及性、均等化要求,成都市积极推进职称工作信息化建设。
  目前,成都正打造全流程、一站式的职称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提升“互联网+职称”服务水平,实现在线申报、在线审核、统计分析、证书网上查询验证等功能,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幸福感。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