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闻>>头条推荐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7-22

盐源考古新发现 再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青铜王国

马车。

铜立人。

工形器。

金饰片。

陶罐。

铜勺、案及马车出土场景。

6月18日,“探秘定笮古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届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在凉山州盐源县举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盐源县老龙头墓地第四次抢救性发掘成果丰硕:发现中国西南地区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三轮青铜马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更凸显出盐源青铜文化独特的信仰崇拜……与会专家认为,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突破,表明青铜时代川滇区域中心已经形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A

发现西南地区延续时间最长的青铜时代墓地
  盐源盆地,青藏高原东部南北文化交流和人群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民族学上藏彝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和文化位置使得该地区的古代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复合性的特征。上世纪80年代起,以三轮铜马车、蛇蛙铜俎、三女背水杖首等为代表的珍贵文物,见证了盐源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是“同律度量衡”诏书铭文青铜衡杆的出土,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早期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见证。
  1987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和盐源县文物管理所对老龙头墓地进行了四次抢救性发掘工作。近3年来,再次取得重要发现。
  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田剑波在研讨会上介绍,老龙头墓地延续时间长,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西汉早期,“是迄今发现的西南地区延续时间最长的青铜时代墓地,为川西南乃至滇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谱系和年代研究提供了标尺与参照系。”墓葬中发现不同时期流行的头蹄葬、朱砂葬、叠葬、截肢葬等,显示了当地独特的丧葬习俗。
  这批墓葬出土遗物达5000多件(套),包括陶器近2000件,铜器1700余件,另有铁器、金银器、石器、玉器、玻璃器、骨器等。其中青铜器种类最为丰富,主要包括戈、剑、钺、铠甲等兵器,以及马衔、当卢、马镳等马具,杖首、树枝形饰、鸟形饰、圆形带饰等装饰礼仪用器,等等。大量新出土的文物,对厘清盐源地区此前众多征集青铜器的埋藏背景及功能释读具有重要意义。

B

文物造型独特,反映当地族群独特信仰崇拜
  盐源青铜器一大显著特点,便是其制造工艺和造型,展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审美。
  此次发掘的一座高等级战国中晚期墓,发现了中国西南地区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
  据介绍,该墓出土各类器物41件,其中这副完整的青铜腰机包括工形器、打纬刀、卷经轴、卷布轴、分经棍以及护腰等,十分罕见。此外,墓葬还出土了彩绘大双耳罐。田剑波说,青铜纺织工具和彩绘大双耳罐的组合,仅见于老龙头墓地最高等级墓葬中,可能属于老龙头族群的统治阶层。
  另一座规模较大的带盖顶石墓葬,则发现了三轮马车实物模型。该墓葬清理时,包括铜勺、铜案、铜立人和铜马车的一组青铜器自上而下依次放置。而这架铜马车,是中国发现的最早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该墓出土的铜人像,呈站立状,头戴圆顶帽包住双耳,颈部戴一宽带形项饰,双手于胯前持一双耳罐,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着半裙,脚踩尖头鞋。所执双耳罐正是老龙头墓地的典型陶器,极有特色。
  更多造型各异的枝形器,反映了当地族群的独特信仰。从青铜器的制造工艺和造型来看,显然这是一支拥有自己独特审美和文化的部族。
  记者看到,独具特色、造型各异、种类繁多且以人兽为主题的青铜枝形器是老龙头墓地最具特质的青铜元素,双马神是此类青铜枝形器最为常见的主题。近3年的发掘,新发现了一批动物形象,如猪、鹿、爬行动物等。它是盐源青铜文化区隔于周边青铜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反映出老龙头族群独特的丧葬习俗和信仰崇拜。
  据介绍,这些独具特色的青铜器,很可能部分就在本地铸造。此次考古发掘,还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10组石范以及可能用于炼铜的陶浇包和陶鼓风管等,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可能就是一位青铜铸匠。而一范多器的石范,也显示出较成熟的铸造技术。

C

实证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远在中国西南的盐源盆地,出土的大量文物和马有关。
  老龙头墓地发现大量与马相关的遗存,主要包括殉马和马具,另有马车、铜马。殉马包括整马和马头,一般见于大型墓葬中。此外,还首次发现了一座单独的殉马坑。
  随葬殉马和马具的习俗多见于中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盐源盆地的尚马之风,显示出浓烈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老龙头墓地还出土有小型马饰片、联珠饰和带柄铜镜,也是北方草原文化影响的印记。
  为何盐源盆地会出现北方草原文化的尚马之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孙华认为,“这和盐源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文化传播带、连接北方和南方的区域位置有关。遥远的草原文化通过西北甘肃、青海地区进入盐源。此外四川盆地的铜戈以及云南青铜文化等在这里都有交融。”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盐源出土的这批文物既有北方游牧草原文化的风格,又有西南地区当地的特点,可以说是近年西南考古一个重要发现。对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到西南地区人群迁徙、文化交流,以及盐源盆地和周围更广大区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老龙头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周志清在发言中则表示,老龙头墓地独特的墓葬形制和葬俗,以及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征的文化遗物,展现出盐源青铜文化复杂多样的文化内涵,凸显了盐源青铜文化独树一帜、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的特征,丰富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和文化内涵,成为研究青藏高原东部多元文明交汇、融合以及演进的关键钥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老龙头遗址的考古成果,实证了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丰富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与共同性。此外,老龙头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中国西南与中国北方地区、欧亚草原、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也具有重大意义。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