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甘孜州>>雅江县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发布时间:08-24

雅江出台多项举措,规范松茸采集,打造区域品牌—— 产量递减,“松茸之乡”这样应对

松茸采挖季临近尾声。8月18日凌晨,雅江县八角楼乡松茸村村民仁钦骑着摩托车来到帕姆岭山顶。在一处松林下,他找到了4朵紧挨在一起的松茸,1朵已经开伞,其余3朵刚好达到采集标准。
  仁钦蹲下身,轻轻扒开松茸根部缠绕的苔藓和枯叶,用削尖的木棍从旁边缓缓斜插进去,轻轻一压,松茸便从土中被撬起。他留下已开伞的那朵松茸,并从地上抓起一把松叶,小心地覆盖在它的菌盖上。
  采挖有法、采挖有度,这是当地村民多年恪守的准则。“县上今年出台了很多保护松茸的措施,所以我们自己更要自觉!”仁钦说。
  雅江县的松茸产量约占全国松茸总产量的20%。7月4日,雅江县发布《关于禁止采集、收购、出售、运输松茸童茸及全开伞过熟茸的通告》;7月15日,雅江县第一份松茸溯源码上线;8月,雅江县启用数字松茸交易中心……一系列保护措施,彰显“松茸之乡”加大力度保护松茸的决心。

□洛绒尼玛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

找原因

减产,源于气候变化和粗暴采集
  8月18日傍晚,仁钦带着新采挖的一批松茸走进数字松茸交易中心,立刻被不少经销商围住,有人直接对他喊:“今天通货280元/斤,我给你290元/斤。”“今年松茸产量低,太俏了。”正在“抢”松茸的经销商甲志玛说。
  松茸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是野生菌中的珍品,近年来非常受市场欢迎,行情一路看涨。去年仅采挖松茸一项,仁钦一家的收入就在5万元左右。今年天气较为干旱,松茸产量急剧下降,仁钦一度担心松茸减产会影响家庭收入,但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数量的不足。
  商贩对“供不应求”的感觉最为敏锐和直接。松茸摊贩格绒指着面前满筐的松茸告诉记者:“这都是从周边村镇运过来的,以前周边的村民给我供货,一天能有满满一小卡车,多的时候甚至能超过1吨,现在1次只能找到几百斤。”
  产量递减,也有人为影响的原因。雅江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农经站站长、松茸产业数字办工作人员杨智斌告诉记者,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只能存活在没有任何污染的原始森林中,孢子必须和松树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而且共生树种的年龄必须在50年以上,才能形成菌丝和菌塘;同时它还依赖柏树、栎树等阔叶林提供营养支持。
  “当前松茸需求端日益火爆,但供给侧的情况却令人担忧。”杨智斌说,近年来大规模掠夺式的采集,部分阻断了松茸的自然生长过程。采菌人“先到先得”,对小于5厘米的“童茸”和可以产出孢子的老茸也毫不留情,“‘杀鸡取卵’式的采集是松茸产量递减的主要原因。”
  对此,仁钦也深有体会,“早些年每到7至9月的松茸采挖季,就有很多采菌人蜂拥而至,粗暴的采集方式很容易让菌窝遭到破坏,导致来年松茸出土量减少。”

想办法

保护,用好村规民约和数字化手段
  应对松茸产量递减,雅江县八角楼乡松茸村村民的办法很直接——在松茸出土的季节,村里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巡山,夜晚还安排村民在山上轮流值守。然而,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太高,也影响相邻村子之间村民的关系。对松茸的保护与规范管理是松茸村村民一直以来的呼吁。
  今年7月4日,雅江县发布《关于禁止采集、收购、出售、运输松茸童茸及全开伞过熟茸的通告》,从7月5日起,全县禁止采集、出售、收购、运输长度小于5厘米的松茸童茸及全开伞过熟茸。
  不仅如此,雅江还制作了汉、藏语及“雅江倒话”版的雅江县保护松茸政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鼓励各乡(镇)将禁采的相关规定纳入村规民约。松茸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国告诉记者:“通告不仅在微信群里大量传播,而且在村委活动中心的大喇叭里每天循环播放,真正进入村民的心。”
  今年以来,雅江县还大力建设“雅江松茸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着力推动松茸产地溯源。7月15日,雅江县松茸溯源码上线,仁钦也收到了一批被称为“智能背篓”的背包,每次采挖,他都将采到的松茸装进这样的背包里。“采摘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收到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智能背篓,所采挖松茸的产地信息就被记录在内。”杨智斌介绍,通过为采摘户提供智能背篓、建设采摘驿站等,雅江对松茸采摘环境信息、采摘人员等进行数字化建档,形成松茸品质的“健康码”。
  杨智斌介绍,“松茸产业数字化平台”还将对雅江松茸产业采集、流通、加工、消费等各环节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展示,通过数字化平台数据支撑,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开发数据应用场景,打造雅江松茸区域品牌,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目前,雅江县还成立了参与松茸资源调查登记和开发利用保护工作的雅江县松茸产业协会。“协会不仅起到管理的作用,还实施雅江松茸品牌打造、商标注册升级,提供国内外松茸产量价格等信息咨询服务。”杨智斌说。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