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建设加速推进
图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罗楚凯 摄
文/张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
【一线主角】
甘孜州泸定县委书记 宋晓军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二期项目实施有什么困难?”站在泸桥镇沙坝村原活动室拆除的废墟上,泸定县委书记宋晓军发问。
“群众房屋认定情况复杂。”
“违建、多建、缺手续等情况存在。”
……
近日,甘孜州泸定县,热闹繁忙的街区车水马龙,大渡河水碧波荡漾。记者沿着东岸街区行走10分钟,穿过跨河大桥就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在纪念馆背后,一场讨论正在进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当天,宋晓军来到沙坝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现场办公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建设。
项目建设力争跑出“加速度”
在沙坝村原活动室,砖头水泥堆砌在院坝中,如同小山包足有一层楼高。工人们推着三轮车进进出出,一铲一背篓装运废弃材料,部分地块被绿铁皮围起来,上面贴着“注意安全”提示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建设作为实施红色铸县、发展全域旅游、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宋晓军边说边转身看背后的砖头水泥,“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项目之一的泸定桥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已启动。”
“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和风险评估,已完成沙坝片区拆迁房屋测绘与评估。”泸定县旧城改造沙坝片区拆迁安置组组长宋康明说,“群众房屋认定情况复杂——有部分房屋建设合规,但存在违建;还有外来人员无证在此建房,已生活几十年。群众一分一毫都是心血,如何认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他处借鉴相关经验,分门别类出台政策。”宋晓军要求,做细做实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要打出‘组合拳’,上足人力物力、加大资金保障、增强部门协作配合,多方齐发力,全力推动项目进度。”
“被征地拆迁的村民有什么疑惑呢?”宋晓军走进沙坝村村民任志轩家中,与大伙儿围坐一起,面对面交流。
“先安置再拆迁,还是先拆迁再安置?”站在5楼宽大的阳台上,想着这栋房子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任志轩一脸担忧。房子共有5层,面积1000多平方米。靠着房屋出租,全家每年衣食无忧。“安置房建设和拆迁将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泸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继勇解释。
“政策到位,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多数村民还是支持的。”沙坝村村委会主任杨国全信心十足,在大伙看来,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让群众端稳吃香“旅游饭”
沙坝村的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的同时,在5公里外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建设现场,也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泸定桥分院的主体大楼上,30多名工人正戴着头盔,绑扎焊接钢筋、搬运砖块……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组成部分、红色研学提升工程的泸定桥分院,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三期正全力建设。
“为抢工期、抓进度,工人由120人增至230人,确保质量的前提下,24小时不停工。”该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倪均会说,以前一周的钢结构用量,现在仅够1天使用,“项目一天一变。12月中旬,在建的两栋大楼将封顶,所有主体建设将全面完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泸定县借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发展,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着力建设山水公园城市。
从沙坝村出来,走过200米的街区,宋晓军带着记者参观了大渡河东岸的勇士路。这条全新打造的道路正连接泸定桥,沿途用红军雕塑呈现红色故事。在此锻炼、拍照的群众和游客,来来往往。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泸定桥核心展示园)规划总面积38.27公顷,南起城南大桥、北抵大渡河桥、东至成武路、西至勇士路,项目估算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期5年。”泸定的规划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沉浸式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宋晓军表示,“泸定还将打造‘古道红村’化林、红色古寨岚安等红色精品旅游区,培育长征主题特色村镇,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在勇士路上,矗立在山间的巨大红军头像凝望着前方的泸定桥。对于泸定,红色早已融入血脉。
【一线声音】
沙坝村村委会主任 杨国全
沙坝村老旧房屋多,村里有泸定桥景区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区,多数村民认为征收拆迁是属于城市更新的形式之一,大家的生产生活也将越来越好。在新时代新征程下,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
【记者手记】
站在泸定桥上,脚下是湍急的大渡河,能感受到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泸定因为泸定桥闻名遐迩,泸定桥为泸定城添上浓重的一抹红色。红色文化是泸定重要的文化基因,用好红色资源,才能吸引更多游客。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涉及甘孜15个县(市),泸定是核心区域。泸定段按照“一园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整合资源,通过以点带面形式,发展全域旅游,探索旅游经济新路径,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刻。
(来源:《甘孜日报)